在基督内成为天主的子女教宗来到圣伯多禄广场后,先随着他的白色吉普车在朝圣信友们当中穿行,问候他们,然后开始要理讲授。
——灵修、神学专家黄克镳神父专访编者按:2007年4月15日,本笃会会士、灵修专家黄克镳神父到河北教会访问,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黄克镳神父直接简称“黄”,记者简称“记”。
昨天三月16日上午,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在与媒体记者见面时,说明教宗这次访问南美的行程重点。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教会为主题,这一天他谈了母亲教会。教宗首先谈到,我们不是靠自己的力量,也不是在实验室中成为基督徒,而是靠教会这产生信仰的身体。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了家庭与信仰团体的关联。教宗强调,必须巩固家庭与堂区的密切关联,好能面对社会的权力中心;教会必须敞开大门成为好客的家,否则就成了博物馆。
从当天的读经圣保禄致斐理伯人书出发,教宗引用圣保禄宗徒说过的话:「在我看来,生活原是基督」,并邀请所有人一起为新福传努力,教宗强调:这个使命的主角人物,就是在同一的精神中讲述同一信仰的所有人。
圣座教育部的文件谈到西方国家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没有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使司铎的职务逐渐边缘化,疯狂的忙碌有时也使神父陷入其中,再有就是家庭危机严重。
曾有一次,儿子在家乡办要理班,目睹了父母的艰辛,内心非常难受和矛盾,不禁说:你们再累再苦,我看不到也就罢了,看到就……母亲懂得儿子的心情,安慰他说:很多神父的父母不都这样吗?
有一天,当大家在举行黄昏弥撒时,一位约近七十岁的老太太,竟走到祭台前,献上十元人民币,请神父为她献弥撒,她的单纯率直使人感动。
以理决之,必无是事。天主堂本系劝人为善,圣祖仁皇帝(即康熙)时,久经先行。倘戕害民生,若是之惨,岂能容于康熙之世!即仁慈堂之设,其初意亦与育婴养济院略同,专以收恤贫民为主。每年所费银两甚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