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谈到天主从不同远景看待的这个地区,是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的土地;是出谷和从流亡地返回的土地;是圣殿和先知们的土地;是天主的唯一圣子由玛利亚诞生、他生活过、死亡与复活的土地;是为把基督的福音带到天涯海角而组成的教会的摇篮
“我想到纯朴的人时会令我感动,例如德肋撒修女创立的修会负责的中心的老年妇女,她们忠实地收听我们播放的节目。我也想到所有其他团体,比如阿尔拜赫雷(Arvaiheer)团体。
劳拉原名是小德肋撒,是家中10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她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了,由她的长姐抚养长大。劳拉18岁时选择进入十字架女修会,她拥抱和爱的十字架促使她向最脆弱者开放,尤其是她看到的迷失方向的青年。
教宗也将一枚铜质纪念章送给冯德莱恩主席,上面刻有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荒野将变为田园”(卅二15)。
教宗最后把目光放在他在塞浦路斯和希腊的整段旅程,吁请众人同心祈祷,以期撒出去的种子能够发芽。「我在心中守护着这份友爱。我将上主在这次朝圣之旅中撒下的许多相遇和希望的种子托付于天主之母。
正如先知依撒意亚所说:“你们的罪虽似朱红,必变成雪白。”在告解中,基督除去了我们的罪恶,与他一起开启新的生活。2.准备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准备好迎接他,首先需要一种强烈而信任的祈祷态度。
6,可敬者平信徒妇女罗撒利亚·切拉科(RosaliaCelak),1901年9月19日出生于波兰的亚胡夫卡(Jachówka),1944年9月13日在克拉科夫安息主怀。
玛利亚加大利纳修女阿根廷籍玛利亚加大利纳(MariaCatalinaGascoGonzalez)修女是加尔默罗会的一员,负责管理耶稣圣婴德肋撒修女出生的故居马丁之家。
真福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说得好:“最美好的还有待来临,最美好的还有待实现”。基督信徒了解这一切,自然会以非常宁静的心情看待死亡。
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把一生的精力,全部用在救助穷困、流浪、无家可归和有灾难的人,被称为大慈善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死后印度以国家元首的礼仪为她送葬,光荣了天主及圣教会,她是我们效法的最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