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只是「遵守祂的法律」,无法取悦祂。因此,教宗鼓励我们反省,我们是否每天对祂说:「上主,我爱祢!」「爱倘若丢失,基督徒的生命就成了贫瘠的,成了无法实践的道德,不知为何而为的框架」。
等过完复活节这里二十多人领洗了再医治你母亲的病.痊愈后的张改勤复活节过后,4月17号我老公办完天主的事,就是在沧州范坎塔河东区二十多位外教人在复活节接授了洗礼后,就回家带着我去了邯郸教区大众医院,找路姆姆,当时路姆姆检查完说,必须尽快做手术,如果不做有生命危险但大众医院又没条件只好把我介绍到邯郸工程大学医院
有理想、有目标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顾自身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速成,事与愿违,往往欲速则不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慢慢来实则是一种成熟的心态。
基督徒是一定要过一个有耶稣的圣诞节的,至于非基督徒过与不过,也无可厚非,但身边的人如果不知道圣诞节给谁过生日,那么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却负有重大的责任。
真正的回应是效法耶稣的贫穷、贞洁与服从,且总不提出如果或但是的条件。如同西默盎那样双臂接过上主(路二28),这对我们是何等地有益啊!
如果我们忽视了他人的疾苦,对别人的饥寒冷暖、水深火热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淡然漠然,再美妙的言辞、再动人的说教也将是苍白无力的。
现在设想,如果教会厌倦了贫穷,再失去谦卑,生活又向世俗化发展,怎能活出基督、肖似基督?又怎能用整个生命带给世界基督的生活呢?
如果只是一个轻微的罪,这人的罪便可得到赦免并可领受圣体圣事,这与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训导一致。在这层意义上,教宗方济各与这位先教宗开启的行程完全一脉相承。我认为,没有理由能说这是异端。
传教的希望是达到尽可能多的人,因此伦博神父选择将第二个周六的晚上弥撒换成泰泽祈祷[编者住:由罗杰修士frèreRoger在法国泰泽创办的社区],年轻人们以音乐使祈祷生动活跃起来:这是为了给与更大的空间,因为如果你不是天主教徒
如果我们首先以义务、承诺和一致性来要求一个年轻人,而不是让他获得释放,他怎能渴望成为基督徒呢?然而,做基督徒恰恰就是一段释放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