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说,在临死的那一刻,他们会回顾自己的一生。在那一刻,对生命中发生的点点滴滴都能看到,也能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或是欣慰,或是悔恨、平安等。我相信这种经验就是我们信仰所说的审判。
“在边缘地区的居民中,我们会看到许多移民和难民、流离失所者和人口买饭的受害者,上主愿意向他们彰显自己的爱并让他们知道祂的救恩。
越是珍贵的东西,人就越会高度重视,严加看管精心守护,但由实际情况看,很多教友却并不重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灵魂超性生命。而所追求的往往只是眼前的暂时的现世物质利益。
此前,以色列人与周围民族的信念没有区别,认为死亡永远终止了生命,无论善人和恶人最后都要进入一个“万人坑”而了却一生。不过,以色列人“与其他民族不同”,虽然如此,他们“仍相信天主的仁慈和爱”。
教宗指出:“在耶稣善牧面前,我们明白我们不是部落首领,而是富有同情及慈悲的牧者;不是民众的主人,而是屈膝弯腰为兄弟姐妹洗脚的仆人;不是管理世上财物的世俗机构,而是天主子女的团体。”
“尽管有热情,意想不到的事也会接踵而来,有时来自教会本身。的确,为了宣讲只是见证善还不够,也需要懂得忍受恶。我们要切记:为了宣讲只是见证善还不够,也需要懂得忍受恶,这很重要。
信德网讯12月6日将临期第二主日,教宗方济各钦定的慈悲禧年即将开幕,为了使教友们更好的善度慈悲禧年,了解慈善禧年的意义,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在主日10点的弥撒中带领教友们学习教宗方济各颁布的《慈悲面容》诏书
教宗解释说:耶稣透过这个图像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善与恶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办法将它们分开,除去一切的恶。只有天主能做到,祂将在终审判时完成这件事。
沈主教教导即将领受司铎职务的三位执事们:“你们将被祝圣,进入司铎的行列,以基督导师的名义,善尽训导的职务和圣化的职务。要常怀有恒常的喜乐、真诚的爱德,善尽基督大司祭的职务。”
教宗结束有关世界传教节的话说:“传教乃是一个工地,那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人在自己的家庭里面实现天国;有人在自己的职业工作上善度基督信仰的生活;有人则完全奉献自己给上主;有人则追随耶稣善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