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慷慨的牧人”,“深受方济各教宗的敬重”,“身为听告解司铎和灵修导师,多年来为天主和教会服务”。教宗良十四世在一封唁电中如此称赞德里(LuisPascualDri)枢机。
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焦虑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目前在中国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跃居疾病发生率的
普世为司铎圣德祈祷日,(建立在耶稣圣心瞻礼),呼吁各地方教会注意这瞻礼,藉祈祷表示他们的共融及互相关怀,这是天主子民的特色,呼求天主恩赐圣善的牧者。
教宗方济各号召主教们在此类问题上行使明智而实事求是的牧灵分辨,我们的主教们希望离婚与再婚的教友完全成为教会团体的一员,享受完全的权利。
在前一种情况中,本堂司铎或专职司铎若在平日已经以新礼仪为信友主持了弥撒,就不可再次以旧礼主持弥撒,既不能为一个团体,也不能私自举行;在后一种情况中,不能以牧灵的缘由在平日举行两次弥撒,因为信友有机会参与梵二大公会议礼仪革新后的弥撒圣祭
(透过美国广播公司的视频会议,2015年9月4日)未婚母亲并不妨碍领受圣体圣事教义部的信函继续写道,在这层意义上,“地方教会必须在牧灵方面进行努力,让人明白作为未婚母亲并不妨碍领受圣体圣事。
十年前,为牧灵殚精竭虑奋斗了64年的段主教,以93岁高龄逝世时,神长教友无不深感沉痛与惋惜!
(教理1308)在实际的牧灵工作中,究竟在哪个年龄段领这件圣事比较合适,台湾的礼仪牧灵专家宋之钧神父提出一个适合我国情况的见议:他说我们中国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在祖庙中要举行隆重的“冠礼”,给他戴上成年人的礼帽
对圣心的热心敬礼为了教友灵修的利益,负责牧灵工作者似乎仍有责任,以革新方式恢复这些敬礼。大多数热心教友仍特别喜爱对耶稣圣心的敬礼。为了牧灵的需要,此节日可移到主日举行。
一路陪伴圣召由此可见,牧灵工作者与圣召神师,特别是灵修导师,不应害怕以天主的教育陪伴方式,怀抱希望、富于耐性的信任去陪伴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