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2岁的姥爷辞别人世,临终前拉着许玛利亚的手说:你一定要信天主,救自己的灵魂啊!如果实在没有时间,要记得危难时呼求天主。这句话沉到了许玛利亚的心底,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圣经是天主的救恩史,是天主的话,耶稣是降生世上的天主子,新约圣经中记录耶稣和宗徒的言行,我在病中体验了来自圣经的智慧和力量,我的老伴在患难中也蒙受圣经爱的抚慰,我们要为圣经作见证,圣经不骗人,圣经确实是生命之言
从人类的原罪开始到天主救恩的实现(耶稣的来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时期;天主许诺亚巴郎时他已经75岁(创12:4),当依撒格出生时亚巴郎已经100岁了(创21:5),亚巴郎的生命几乎是在等待中度过的;旧约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后
向圣若瑟诵至圣耶稣之父,圣若瑟,尔乃是天主所选,为照顾圣母童身之贞,看守圣三之宝殿,而恩受天主默示,降生奥妙之事情。在世之时,鞠养万物大主。今尔在天国,登高品,而享无穷之福。
一位修士在院子里讲天主是爱的道理,她好奇的凑了上去,当她笫一次听到十字架上的救恩时,感动地热泪盈眶,她明白了人类欠天主的爱,欠耶稣的一条命。
答:因为十字架是我们信仰的核心,象征耶稣基督的救恩。举着十字架进入圣所,提醒大家弥撒的中心就是基督的牺牲与复活。问:点燃的蜡烛有什么意义?答:蜡烛代表基督是真光,也象征我们的信德和热心。
我想去教区的圣神会,因为在一次圣神月中我听到了圣神七恩给人带来的恩典,那时候就决定了去圣神会。于是2002年9月1日,我如愿以偿进入了圣神安慰会。
耶稣自己在纳匝肋会堂,用下述文字来形容祂的使命: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
1996年3月31日在新址作首台感恩弥撒,教友喜泪盈眶,感谢主恩。段神父在高德堂做弥撒((图片:高德堂区)虽有了祈祷的地方,但门房、神父和修女住屋还没有,又开始着手修建房屋6间,解决了燃眉之急。
谈耶稣会只能用叙事的方式,只有藉着叙述,而非哲学或神学上的阐明才能进行分辨,而藉着后两者只能够进行讨论。讨论不是耶稣会的作风,分辨才是,当然,分辨过程预先假定也包括讨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