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经多次被邀请去河北赵县德兰修女会、献县圣望会及邯郸圣神安慰会、山东修女培训班、陕西耶稣圣心修女会等团体在暑期神学培训班讲授这些圣经课,课堂听课的修女有时多达百人以上。
而这样的精神理念也被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所欣赏和实践:印度的圣雄甘地、德兰修女、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南非的曼德拉、不但宽恕并到监狱探望了他刺客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等
抗日功臣于斌主教于斌(1901-1978),字冠五,号希岳,后改为野声,黑龙江兰西人。6岁时,父亲于水源去世,7岁时母亲萧氏也去世,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历时一天的爱心活动结束,由于四处辗转、劳顿不休,有些年迈的阿姨出现头晕、呕吐等晕车反应,但是她们说,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她们要以印度德兰修女为楷模,把爱献给最需要的人,矢志不渝为爱奔波、为爱行走,以自己热切的爱德光荣在天之父
司布真的同乡,著名的散文家兰伯也曾说过;假设莎士比亚突然莅临此房间,我们必全体起立恭迎,但假设是耶稣基督走进来,我们必全体屈膝跪拜。耶稣到底是谁?何以赢得如此尊荣?竟然让严谨的史学家惊叹!
让我们听听德兰修女的话,这位为贫穷和最卑微的人们服务,她的英雄式的圣善,已经成为现代修女的传奇,她曾经这样说:我们在宁静的祈祷中收获得越多,我们在积极生活中可以施予的也越多。
教宗方济各在讲话中首先谈到难民的逃难旅程,指出他们经过了艰难、劳累甚至暴力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意大利南部的兰佩杜萨岛或其他登陆点,而罗马是这段逃亡旅程的第二站。
离开提比利亚,朝圣团来到万年古城耶里哥、看到了耶稣守斋四十日的试探山、匝凯古树,到昆兰发现死海圣经古卷之地加深了对天主圣言的坚强信仰。死海漂流还是蛮有意思的,由此感受到天主神奇伟大的造化工程。
同时他们还为病人们送上爱心的服务,如高克廷、郭石英、宋林珍为病床上的李福珍端屎倒尿、拆洗被褥、洗衣服;陈富清、申秀清照顾病榻上的侯法元老人,隔三差五地给他洗洗涮涮;武治安、陈平兰、陈富清、申秀清轮流照顾病中难于自理的李胜等
她简朴、她纯正,她美丽、她所放出的爱的芬芳,可与小德兰媲美,她无愧于“玛利亚第二”,她是基督的净配。她服从的美德,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她所行的福传之路,却是我们所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