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6月16日,时任参议院候选人林肯(AbrahamLincoln)在《马尔谷福音》的启发下(三25),说出了这句名言。
读《马尔谷福音》第六章,不胜唏嘘。鼎鼎有名的义人、圣人、先知施洗若翰,居然被一个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跳舞女子要去了人头。看来这世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从来就是这么惨烈与荒诞。
梵蒂冈博物馆馆长提醒说:“这幅作品来自罗马的小谷圣母堂(SantaMariainVallicella),在拿破仑战役期间,该画被拿走,放在法国的卢浮宫展出。
“(谷10:44)圣马丁神父曾经到他的教区去探望过一个清扫马路的清洁工。当时那个人生病了。“有没有人来看过你?”神父问清洁工。“有的,格莱斯顿大臣来过。”清洁工答道。“他是英国财政大臣呀?
印度教会首办「真福德兰修女国际人道奖」,幷颁予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总监伯多禄.皮奥(PeterPiot)及美国全球爱滋病事务协调员马尔谷.迪布尔(MarkDybul),表扬他们致力纾减爱滋病患者所受的痛苦
耶稣以他自己的方式谈到原罪:“从人心里出来的是恶念:邪淫、盗窃、凶杀”(谷7:21)。可是他并没有作过多的谴责,因为他是慈悲的。当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为罪恶所伤害时,或许我们也会变得更为慈悲。
今天福音给我们谈到那为了使命而派遣门徒们的耶稣(参阅谷6:7-13)。他派遣他们“两个两个”,还提醒一件重要的事情:随身只带必需品。我们多花一点时间默想:门徒们被派遣在一起,他们随身带着的只有必需品。
——写在诸圣节圣人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小时候经常看圣人传记一类的书。不过大多数书里的圣人都是有些传奇色彩的,感觉有点像神话故事。至今给我留下真实印象的只有三个圣人。
我鼓励大家实践这些优良传统方法,作为对教宗今年四旬期牧函呼吁的积极回应:「你们既因圣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因圣洗,与祂一同复活。」(哥二12)当复活节到来时,我们便能与基督一起共享逾越的喜乐。
后来,利用假期时间,去意大利各个大城市参观旅游,主要的参观景点,还是大教堂:米兰的主教大教堂,都灵城里供有主耶稣裹尸布的大教堂,以及威尼斯的圣马尔谷大教堂及帕多瓦的安多尼大教堂及那波利的庞贝玫瑰圣母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