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何舍乡鲁多克教堂永历十六年(1662)四月,帝崩于昆明,太子亦遇难,皇太后玛利亚与皇后亚纳及宫女数人,俱被送至北京。明末云南天主教徒之可考而得知者,至是遂告绝迹。
回忆总是发散的,总有感动的回忆浮现,现在教区的裴主教和西山的刘占富神父与神父都是同学,记得裴主教和张克祥神父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时候,那时神父正是大西山的本堂神父,两位老同学从山湾子来西山看他,他非常的高兴
所以波兰作家显克微支说:“就连神仙也不是永远知恩图报的,又何况人呢。”(《你往何处去》)所以先贤断言:“报恩之心比什么都高尚。”
雅各伯·克勒格尔神父(Fr.JamesKroeger)朗读传记,若望·西瓦隆神父(Fr.JohnSivalon)重念其誓词。
在这里,他远离了世俗的喧闹,获得了一方净土,度着一种身在尘世心系天乡的恬静生活,这样的环境,为他造就了一颗爱主爱人、专务祈祷的心,一种克己苦身的精神。为他来说,基督就是全部,生活就是基督。
中学时代,四旬期内,每天下午放学先要进堂拜苦路。每遇圣母月、若瑟月、炼灵月,母亲就会鼓励卢若望在堂里读《圣月》,也常让他给神父辅祭,以此来培养他的信仰。
他说:想到别的孩子那健康幸福的童年,在爸爸妈妈怀抱里撒娇,父母爱如掌上明珠,再想到自己的凄惨身世,可怜境况,万分感伤,虽然我有过失望,但因着信仰我从来没有绝望过,我常常告诉自己,世界不是永远的家,再苦再难
安神父虽已患上肾功能衰退,靠着他特有的信德,仍接受这非常的苦杯。在他的日记上写道:我们一定要坚信,所有事的发生,为我们都是好的。
虽然在文革时期受了很多苦,但王修女始终没有放弃信仰,反而把一切都交托给了天主,也因此让她屡次见证了天主的大爱。
每天除参与弥撒外,两小时读经、两小时祈祷或拜苦路、两小时看教会报刊或看教理光盘。完全使自己的生活福音化、祈祷化。王锡九:男,78岁,土木建筑工程师,原献县教区,解放初来包头。在信仰上之虔诚,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