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公私事务最繁忙的日子,他从不疏忽每天的神功:清早行默想、望弥撒,晚晌行自省、诵玫瑰经,日间也多次行祈祷。光启年逾七十,大小斋本可以免守,但他仍遵守不误。
外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一个铜十字架和一个圣母塑像,每天夜里念经祈祷。外公回忆说家里以前圣书很多,文革时他把书藏到土墙缝里还是被翻到烧了。改革开放后,教会活动重新恢复,教友们奔走相告。
天主的忠仆《旧约》中的《约伯传》,据经学者的考证,是公元前第六世纪的作品。作者是一位以色例人,但记述的却是选民以外的“天主的仆人”。作者生长在胡兹地方,称为“东方人”。
如经上所言:因为天主乐意使整个圆满居在他内,并借着他使万有,无论是地上的,还是天上的,都与自己重归于好,因着他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
稍微休整后,在李稣光主教及神父们的陪同下,教友们来到圣母山上诵念玫瑰经。15日早上弥撒结束后,由鹰潭总铎潘银保神父主持“个人灵修”、“祈祷生活”分享。
在北堂唱经班雄壮豪迈的进堂咏中,两位主教手持牧杖偕同十五位神父依序进堂,向祭台致敬后,肖泽江主教及王充一主教站在祭台前。
在三钟经祈祷中,教宗谈到当天的普世传教节。主日福音叙述,法利塞人试图让耶稣遭受宗教审查,诱导祂犯错。耶稣则用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巧妙地回应了他们的挑衅。
走进她修养的住屋,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位爱主的老人,也是一位主爱的老人:她躺在床上,手里握着念珠,正念玫瑰经;床的上方高悬耶稣基督的苦像;床的里边摆满了圣经、圣书和“信德”、使徒报、圣心蓓蕾、荒漠清泉等教会报纸
经同事于洪介绍,我对天主教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于96年圣诞节领洗。可那时只是一个挂名的教友,对天主不追求不渴慕,圣经也不看,只有星期天去望弥撒。但是天主一直陪伴着我,从来不曾舍弃我。
我听见后不但没有表扬和鼓励她,反而训斥了她一顿,说她一个学生不好好念书,去堂里读什么经,女儿委屈地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天。后来修女找我谈话,我竟然说一些难听的话,把修女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