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因耶稣的恩赐而摆脱奴役,“走向自由的圆满状况”。上主白白地将我们从奴役中解救出来,“让我们走上完全自由的道路”。(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的确,事实上没有什么值得惊讶:耶稣苦难史是一个关于嫉妒、贪婪的故事,还有害怕破坏现状的人、有权势者透过政治摆脱制造麻烦的人、捍卫纯洁传统的热血分子等不同人士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全球各地看到这些事情发生
弘田修女说:“我们有许多类型的项目来帮助妇女摆脱她们受奴役的处境。这是亚洲主教团协会长期以来的一大关注焦点。
让我们自己被天主的恩宠所塑造,并代代相传,使我们摆脱墨守成规并不再沉迷于过去!”
伯多禄对我们的叮嘱则是要“摆脱一切形式的尘世安全感”,每天跟随耶稣。只有奋力做“上主的门徒、福音的谦逊仆人”,教会才能“与所有人交谈,成为我们当代人的陪伴者、亲近者和希望之地”。
尤其是吾基督宗教(天主教与新教各派系),要摆脱在文化界被认为是“打进来的”(社会上对宗教的一般解释:佛教乃吾人“请进来的”,回教乃做生意“谈进来的”,而基督宗教则是“打进来的”),就必需放弃那些“强势”
人在摆脱物质追求,突破各种羁绊,与天主接近的过程中,要付出代价,要抛弃一些原来追求的东西,特别是抛弃原来的价值观、人生观、还常常要遇到和承受一些障碍和阻力。
虽然你摆脱不了灰暗的惨痛,但你可用一颗坚强而充满力量的心来承受!你要成长,就要接受严酷挑战。生活是艰辛的,生命的帆是逆水而行的,你不仅要生活,而且要活得快乐。亡者得安息,活着的人还得勇往直前。”
他能站起来、向前走,赞美天主,为天国奉献,摆脱自我满足的迷思,学习每天更信赖天主的圣宠。如此一来,这个人变成门徒,不仅能更好地应对这世界的挑战,更能催促世界依照恩典和爱的逻辑来运作。」
教宗指出一种务必摆脱的逻辑,即:传播需要分辨出一个「敌人」,然后加以攻击。相反地,教宗梦想中的传播「能够使我们成为众多弟兄姊妹旅途中的伙伴」,并且「在一个如此艰难的时代里能在他们心中重新点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