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问题是,人们需要的信仰,是什么样的信仰,是为了什么去信仰?而在这丰富多样的信仰关系面前,这些信仰能够给人以真实的关怀,或提供彼此认同、建构社会诚信的伦理规范吗?
她说:我现在穷得只剩下信仰了,我再不好好地去追求,我活着还干什么呀?听后,立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句话,我现在穷得只剩耶稣了,我再不好好地去追求他,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介绍说,教区把2011年定为“教友年”有助提升教徒的信仰,使他们明白领洗后的召唤。因为,“信仰成熟才可使更多人回应圣召”。同时,圣召委员会主席感谢多个修会一起参与是次展览,充分展示了教区的多元化。
教宗在信函中,鼓励青年善用社交网络,以勇气和创意“传播他们建立的价值观:友谊、和平、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对话、家庭和基督信仰价值”。
教宗在讲话中提到,这座城市的起源、发展“都与信仰和天主教会有关”。“该城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是在1345年发生的圣体奇迹”,至今人们仍热心来圣体奇迹朝圣地朝圣,虔诚敬拜圣体。
他说其代父克服家族疾病和经济困难的经验,教晓他如何藉着信仰面对痛苦。恩神父强调福传不能只靠神学理论,他鼓励代父母以身作则,成为代子女的榜样。
(依53:2)土豆的果实成长在地下,一生都不见天日,耶稣也是过着坎坷、漂泊、朴实甚至贫穷的生活,正如圣经所说: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真是个苦人,熟悉病苦;他好像一个人们掩面不顾的人;他受尽了侮辱,因而我们都以他不算什么
这封信函回顾了我们的信仰所确信的一些道理,并鼓励大家在圣德上增长,日益投身追寻个人的圣召。
常有路人(包括病患)来到门诊询问,我会从十字架耶稣受难说起,介绍圣教会,说明我们的公教信仰,并赠送学习材料。人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医学、器官移植给需要的病人,这是当今公认的善事。
槟城(信仰通讯社)—马来西亚槟城州首府槟城教区的公教青年推出了分享信仰经验的网络平台。其初衷是按照教宗方济各的主教会议后宗座劝喻《生活的基督》的教导,用生活的见证、亲历与同龄人分享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