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陪伴加尔各答在痛苦垂死的艾滋病患者走完最后一程;海地死于地震灾民令人反省复活节的喜乐平安。在所有的苦难都需要有人如玛利亚玛达肋纳,安慰膏傅耶稣的脚,并成为第一位看到了复活的主。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能够时时事事陪伴我们的恐怕也只有自己了。故此,为了让我们自己拥有更静谧轻松的境地,拥有更健康的判断力,拥有更充实喜乐的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做自己的朋友。
教宗表示,他更喜欢用“灵修陪伴”这个词。“灵修陪伴”不是强制性的,但它有助于灵修生活的旅程,而且最好是寻找自己的告解司铎以外的灵修辅导者。教宗解释,听吿解的司铎和灵修陪伴者是两个不同的角色。
村里不管哪家有垂危的病人,她都要为人家去诵经,守护临终。她虔诚的信仰和善行在村里有口皆碑。二、没有闲话只有祝福。85岁之后,她才不再下地干活。不管人前人后,她总是说儿女们的好,从未说过谁不好的话。
那位女基督徒临终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忽然听到她赞美和祈祷天主的声音,她恳求天主宽恕那些过去曾经冤枉过她的人和她自己的过错,然后她以充足的信心对天主说:主啊!你是仆人唯一可信赖的力量,不求你我求谁呢?
后来又有在圣堂里保存圣体的习惯,其主要目的是为一些不能到圣堂参礼的病人,尤其是为临终的病人送圣体。其次,是为人们能够敬礼和朝拜圣体。在过去,圣体柜多置于祭台的上方中间。
大圣若瑟是圣教会的看守者,是中国主保,也是我们教区(凤翔教区)主保,他还是劳工主保和临终主保。因着大圣若瑟在救恩史中的贡献和他深邃而高超的圣德,他的转祷在天主前有大能力。
1924年,刘神父突患心脏病,至圣诞节前夕十时呼吸困难,到半夜时候,修院院长见他有危险,乃给他付临终圣事,后溘然长逝于嘉兴文生修院。(连载三)
奶奶更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念珠和十字架是她手中不离的圣物,她经常大声的念经文,甚至梦里都念,都是些我们听不懂的河北经文,在临终的时候她蜷缩着,全身都在颤抖,但手中的念珠却紧紧握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不停地全心依靠天主,并付出一切努力为她做治疗,一直到她临终的那一刻,我仍在努力着,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可是,天主这次似乎没有垂允我的祈祷,我的三姐还是被天主召回了,我仰天长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