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不死永远看不见;跛子不死永远不能行走,弱智的孩子不死永远有缺陷;麻风病患者不死会永远恶化下去;心绞痛的人,不死会永远痛下去而无法治愈。这岂不是很可怕的事吗?(恐怕地球也早已人满为患了!)
一月二十六日是第六十一届世界麻风病患者日,是法国作家兼记者劳尔•福勒罗于一九五四年发起的。传教的教会有着悠久的援助和关怀麻风病人的历史传统。
孩子几乎全部是当地极度贫困家庭的子女,确切地说父母都是艾滋病或者麻风病患者,许多孩子也是艾滋儿。修女们深入到他们的家中,甚至从大街上直接领回了许多孩子。
他们中还有六十多名年龄在两岁到十四岁左右的孩子,都是麻风病患者的孩子、孙子,饱受社会歧视和排斥。 九月,太平教区主教亲自主持了这家新医院的启用仪式。
多年来,组织和参与无偿献血、探访麻风病患者、资助贫困学生、关爱孤寡老人、助残扶弱,支援灾区重建、绿美环保、社区服务等多项慈善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备受社会广泛好评。(原载:广东天主教)
然后,教宗的思绪转到在困境中生活的人和结核病患者。教宗还以多种语言问候信友及朝圣者。
他们是一群被社会遗忘的边缘人,因为罹患麻风,被家人送到这个偏远的山谷里面,自生自灭。一、投入服务麻风病患的工作年近八旬的耶稣会士——谷寒松神父每个礼拜都会来到乐生。
教宗回顾了他与许许多多罕见病患者的相遇。4月16日教宗与美国小女孩莉齐的会面,我们仍记忆犹新。小莉齐所患的疾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她因而将逐渐失去视觉和听觉。为了应对这一悲剧,教宗提出三种解决之道。
他不顾年迈常年辗转内地为麻风病人和艾滋病患者服务。澳门明爱更对陆神父离世深表哀痛,深切缅怀陆神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坚信陆神父的仁爱事业已在澳门和内地扎根、开花、结果。
汕头天主堂也常年接受教友们捐献的衣物和爱心物资,不定期地探望慰问贫困家庭和贫困的麻风病患者,把爱心送给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