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避静的龙基神父当天上午在第一场默想中表示:教会与每位基督徒都应该具有慈善撒玛黎雅人的心肠,悲悯世人的创伤,因为呵护苦难者有助於改善社会关系,抵拒丢弃文化。门徒们在失落与痛苦中度过了耶稣死後的三天。
这个厄提约丕雅人一看见斐理伯走近,就向他讨教依撒意亚先知所指的是谁,并邀他上车同行。教宗指出,斐理伯遂开始「温和地宣讲」,厄提约丕雅人的不安於是找到解答,使他的心灵充满希望。
(参考路10:30-36)这个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撒玛黎雅人。 这是每个基督徒都很熟悉的故事。
(梵蒂冈新闻网)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Bellini,1427年-1516年)的画作《哀悼基督的死亡》大约在1475年完成,画中的人物除了有死亡的基督外,还有阿黎玛特雅人若瑟、尼苛德摩和玛利亚玛达肋纳
(《致贫困,病患、受苦者文告》)2.为伴随各位从象征希望与恩宠的露德前往阿尔特廷圣母朝圣地的这趟灵性朝圣之旅,我想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参阅路十:25-37)为模范供大家省察。
禧年2025: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I):耶稣的生活:比喻(VII):“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撒玛黎雅人”他看见他,就动了怜悯的心”(路10:33b)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要继续默想福音中的一些比喻,这是一改变观点
(接上期)即便撒玛黎雅人开始接纳耶稣,将他视为先知,但谁接纳一位先知,因他是先知,将领受先知的赏报。(玛10:41)撒玛黎雅人的勇气和诚意获得了此后的赏报:耶稣向他们揭示出自己就是默西亚救世主!
他在弥撒讲道中解释约纳先知和慈善撒玛黎雅人的形象。教宗说,基督信徒有时也会逃离天主,但是被认为是远离天主的罪人却会聆听上主的声音。 教宗就逃离天主这一主题展开了他的弥撒讲道。
发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精神,该组织向巴基斯坦水灾灾民捐赠了五万美元、八百个滤水器和一万张毛毡。天主教会辖下的一个新成立的人道主义组织已经推出了第一个项目:成立紧急赈灾基金拨款援助巴基斯坦水灾灾民。
“教会如果丢失慈善撒玛黎雅人的那种给予生命的温柔,她就会迷失”。教宗解释道:“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是主教牧职的泉源。我们的存在就是要彰显天主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