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不断地过红海、经旷野,到达迦南福地逾越的过程;许多时候的忙忙碌碌,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和忘记终极目标;许多时候,我们必须独自一人走人生心灵的旷野。在孤独中,怀着依恃之心,安静地和主相遇。
在今日的福传运动中,又出现了不要《教理》、不听教会声音的"旷野之声",不知这个别人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教宗提到福音中洗者若翰在旷野里呼吁人悔改的榜样,他说:今日也是一样,在世界大城市的旷野里非常缺乏天主,我们需要声音宣报天主存在,祂始终邻近我们,即使看来似乎不存在。
答:这次讲话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四十年十一月一日,在约但河东岸摩阿布旷野中发表的(申1:3)。当时他们刚刚击败了两位强敌:赫市朋的阿摩黎王息红和巴商王敖格(申1:4)。
圣神与新娘——圣神指引天主的子民到我们的希望耶稣那里(7):耶稣被圣神领入旷野:圣神,与恶神的交战时我们的支持者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户籍记》,讲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时,埋怨天主和梅瑟。当上主打发火蛇到他们中间时,人民遂承认自己的罪过,请求救恩的标记。
玛窦圣史这样描写他说:‘那时洗者若翰出现在犹太旷野宣讲说: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玛3,1-2)。若翰洗者的使命是为默西亚的来到预备并铲平道路,他要求以色列人民忏悔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罪行。
我们一起默想,(1)对四旬期的误会,(2)我们的旷野,(3)喜乐的四旬期,(4)基督徒的行动。1.对四旬期的误解四旬期过去称为“封斋期”,重点放在人克己苦身,守斋上。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家庭好似在梅瑟带领下在旷野中行走的以色列子民,这段旅途劳累,有时艰辛,时而还爆发冲突。在教宗前结为夫妻的男女,脸上挂满了激动与喜悦,一位新娘甚至留下感动的泪水。
圣热罗尼莫(公元342-420),这位著名的圣经专家也曾年少轻狂,一度热衷于当时盛行的沙漠隐修,而且,遁形隐迹于巴勒斯坦旷野,加入到了沙漠隐修士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