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戴建兵副校长在“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援助”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Speech of Prof. Dai Jianbing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2014-10-28

作为一所拥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整合历史学、文学、哲学、法学等学科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在宗教史与宗教学、宗教文化与文献研究、近代宗教与中国社会转型、宗教与区域乡村社会、史前宗教与文明形成、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陕北天主教堂建筑
2011-05-17

陕北教堂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客观、真实地记载陕北近代文明进程,是陕北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而这些教堂建筑不仅传播了宗教文化,更推动了西方科技及文化在陕北的传播。

上海:启动“徐家汇申请国家4A级景区”程序
2012-05-30

徐家汇藏书楼1868年由耶稣会神父所建,是中国第一座近代图书馆,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徐家汇观象台建于1873年,由耶稣会神父建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气象台,现为上海天文台。

纪念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400周年
2007-11-14

近代科学是把归纳法和推演法结合起来而发展的。  推演法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明朝末年的学者徐光启是第一个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若望保禄二世瞻礼:先教宗逝世九年,爱戴有增无减
2014-10-23

原名卡洛‧沃依蒂瓦的若望保禄二世担任教宗长达27年,是近代教会史上广受爱戴的人物。这位教宗于今年4月27日被教宗方济各册封为圣人。

习近平获赠德国1735年基于耶稣会士绘制的中国地图
2014-03-31

(北京100872)【内容提要】本文以对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16至18世纪西文中国地图藏品的分析为基础,论述欧洲近代制图史上3种中国地图绘制模式的特征及其变异,以及此种继承性与变异性与近代早期欧洲人中国观的关系

品读教会史
2011-10-31

教会史系列概述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了毕尔麦尔的《古代教会史》,去年则出版《中世纪教会史》,而最近(2011年8月)该系列的第三卷(《近代教会史》)也已经问世。

以色列发现圣经中若翰施洗地
2004-10-05

这一发现被视为基督教近代最重大的发现。洗者若翰洞穴位于耶路撒冷以西约15分钟车程的地方,距离若翰出生地约5公里。石洞深24米,循石级而下,有一个4米深,4米见方的水池,相信就是若翰给门徒施洗的水池。

“渔山论坛”——天主教文学艺术中国化神学研讨会在苏举行
2018-11-10

开幕式后,与会人员围绕中国人与中国天主教、吴渔山及其时代、明末清初国人基督教、国人基督教徒作品、近代国人基督徒、国人基督艺术与人才、国人基督徒与社会和历史、文化、资料等研讨主题,举行了八场次研讨。

“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2012-06-06

这些新的计量分支一开始就与国际相接轨,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计量开始了向近代计量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