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会先进天国今天福音中(玛21:28-32)主耶稣讲的这个“两个儿子”的比喻,其实意指两大类不同的人的对比,一个是犹太人社会的上层人士与社会边缘人的对比,如经师和法利赛人,与税吏和娼妓等。
耶稣讲了一个法利塞人与税吏祈祷的比喻:法利塞人去圣殿后昂首挺胸立着,心高气傲、自以为是地述说自己的种种善行,把天主的恩宠抛于脑后。
我们所聆听的路加福音的话给我们呈现两个人,一个法利塞人和一个税吏,他们两人来到圣殿祈祷。一个立在祭台前,另一个远远站着,不敢举目向天。法利塞人用其姿态表现的是要吸引人注意,把自己看成是模范。
于是,各行各业的人士,包括税吏和士兵,都到他跟前来寻求指引和教导。此时此刻的若翰,在众人的心目中无疑可以成为一名一呼百应的明星,或成为一个新型宗教的创立者。
教宗表示,一个为罗马人收税的税吏蒙耶稣召叫跟随祂,做祂的门徒。玛窦的皈依是建立在与耶稣的相遇上,而耶稣的注视则是玛窦和其他人一生的转捩点。
当时人们都很鄙视税务这个行业,因为这些税务员,大都滥用职权,进行勒索,多行不义;确是替殖民者罗马人卖命,被视为叛国、不忠之徒,福音多次把税吏和罪人,甚至和娼妓并列。
首位说:“达凯在野桑树上,耶稣看见叫他下来,这个下来字面上是从桑树上下到地面,我们还应理解为:他是个税吏压迫人的人,要施舍从财富上转移到基督身上来。”
不管我现在处在什么地位(税吏长),不管我做过什么(敲诈、勒索、欺骗),不管我身上有什么缺欠(身材短小),都不能阻止他与我建立亲密关系(必须住在你家中),只要我们肯回应他的召唤下来,他是不会计较什么的。
他评论玛窦蒙召的福音段落,写道:“耶稣看见一个税吏,以爱的情感注视他,并拣选了他,对他说:跟随我。”
说到匝凯这位税吏长,如果从今天的价值观看,他是一位成功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好的收入,得到许多人羡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