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刑的痕迹、姿势、头发和皮肤的颜色,到犹大地区尸体的橄榄色,所有这些都是15年的研究和6位艺术家的工作成果。
箴言还肯定,“朋友平时常相爱”(箴17:17),正如当耶稣对犹大、这个以吻出卖他的人说:“朋友,你来做的事就做吧”(玛26:50)时,他给我们展示的。
然后是依撒格、雅各伯、犹大。这段历史旅程就这样进行着。天主与祂的子民同行。天主不愿意在没有历史的情况下来救赎我们,祂愿意同我们一起创造历史。这是有圣德也有罪过的历史,在这名单中有圣人,也有罪人。
保禄原属犹大的本雅明族,生于小亚细亚塔尔索城。十五六岁时,他在耶路撒冷曾师事经师加玛里耳,是犹太教的忠实信徒,又是法利塞党的典型人物。为此当斯德望被害时,他也参加了。
在南国犹大宣讲了四十年,却没有人听他的道理而去悔改。在我们今天看来,他无论是在世俗生活还是信仰事奉方面,都失败了,但在天主眼里,他却是个圆满的成功者。
许多人从犹大全境、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周围地区赶来听他宣讲。许多人猜想他就是默西亚,但若翰亲自斩钉截铁地告诉人们,他只是被派遣作基督的先驱。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所称的,若翰的一生“都指向基督”。
教宗提到犹大斯要出卖祂、伯多禄将会否认祂,几乎每个人都要抛弃祂。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让祂说出刺耳的言语。教宗说:“祂没有表现出焦虑不安,而是一直保持着温和。
于是他们就收买了叛徒犹大,抓捕了耶稣,将耶稣捆绑到大祭司那里,由祭司、长老和文士们捏造了伪证,对耶稣进行了非法审判和殴打。
教宗举出了福音中浪子的例子,还有匝凯,甚至犹大,恰恰是在他出卖耶稣时听到耶稣称他为‘朋友’。有一个词汇我们要永远坚持不懈地重复,特别要予以见证:那就是对话。
当天的《马尔谷福音》记述,耶稣在犹大地区讲道时,尾随祂的法学士再一次以试探的口吻问耶稣:许不许丈夫休妻?教宗说:耶稣没有回答可否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