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户籍记》,讲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时,埋怨天主和梅瑟。当上主打发火蛇到他们中间时,人民遂承认自己的罪过,请求救恩的标记。
玛窦圣史这样描写他说:‘那时洗者若翰出现在犹太旷野宣讲说: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玛3,1-2)。若翰洗者的使命是为默西亚的来到预备并铲平道路,他要求以色列人民忏悔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罪行。
我们一起默想,(1)对四旬期的误会,(2)我们的旷野,(3)喜乐的四旬期,(4)基督徒的行动。1.对四旬期的误解四旬期过去称为“封斋期”,重点放在人克己苦身,守斋上。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家庭好似在梅瑟带领下在旷野中行走的以色列子民,这段旅途劳累,有时艰辛,时而还爆发冲突。在教宗前结为夫妻的男女,脸上挂满了激动与喜悦,一位新娘甚至留下感动的泪水。
圣热罗尼莫(公元342-420),这位著名的圣经专家也曾年少轻狂,一度热衷于当时盛行的沙漠隐修,而且,遁形隐迹于巴勒斯坦旷野,加入到了沙漠隐修士的行列。
因为旷野中的以色列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旅途艰辛,缺乏食物,天父大显慈悲。为什么玛纳只够一两天食用而不能存放太久?因为天主知道人的自私贪婪,一旦让他们积攒起来,他们就会仗恃自己,狂妄自大,远离天主。
从福音的内容中,也为现代的基督徒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值得我们思考和默想的问题:1、我们领洗后同样受圣神的引导来到了旷野,而这个旷野就是我们每天生活所面对的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旷野中同样充满着无数的诱惑,
「那时候,人民在路上不耐烦了,就抱怨天主和梅瑟说:」背景:以色列民正走在旷野的道路上,准备进入天主许诺的福地。这段旅程并不顺利,他们绕过厄东地,路途艰难,炎热的旷野让他们逐渐失去耐心。
圣父发言,圣子临在,圣神以鸽子和云彩的形象显现,天主圣三与人类展开直接的对话,我们如同旧约选民,在西乃山的宣告后,开始全新的旷野之旅。
人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痛苦、困难和磨难,我们周遭的现实经常看似冷淡又枯燥,类似於今天福音中回荡着洗者若翰之声的旷野。然而,正是洗者若翰的话语揭示我们的喜乐立基於确信旷野里有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