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君王提出的不是什么大事,相反的却是极普通的日常生活,“我”饿了,“我”渴了,“我”做客,“我”赤身露体,“我”生病,“我”坐监,你有没有对“我”做。
耶稣自己特别与忍饥挨饿者、与外乡人、与穷人和病患、与坐监的人契合。我们在这些弱小的人身上看到耶稣基督,而在基督身上我们看到天主。)
因此,我们蒙召促进对每个人基本权利的尊重,特别是那些被忽视的人的权利,他们是饥饿口渴、赤身裸体、患病、移民他乡、坐监、生活在社会边缘或被社会丢弃的人。
教宗勉励教会学习这些妇女,对坐监的子女表达慈母之爱。
比方说,保禄坐监时,由于地震造成牢房的门打开、锁链解开,狱警以为囚犯都已逃走,拔剑想要自杀,保禄阻止了他,并向他宣讲福音,狱警全家便受洗,皈依天主,「满心欢喜」(参阅:宗十六25-34)。
于1926年来到中国,1953年修会大团体解散,1984年由为信仰坐监十几年的武永波姆姆和几位老姆姆开始复兴修会,现有发愿修女90位,其服务宗旨为:步武基督、献身教育、服务社会、积极福传。
教宗说:祂所宠爱的最小弟兄是饥饿的人、患病的人、作客的人、坐监的人、贫困的人、被遗弃的人、孤苦无依的人、需要帮助却被丢弃的人。
在坐监服刑的过程中,肯尼明白自己犯的错误,后来结婚并协助雷奇内拉一起帮忙其他服刑人。在聚会结束之际,雷比比亚监狱主任引用了雷奇内拉的话,鼓励所有服刑人善待彼此、乐于互助、关怀近人,因为这是耶稣的愿望。
当天弥撒的读经一记载,天使释放了坐监的伯多禄(参阅:宗十二1-11);然而,伯多禄日后却在罗马下狱并殉道。教宗比较了伯多禄生命中的这两大事件,问道:伯多禄怎么会先是免于磨难,之后身受极刑呢?
多少基督徒为了追求信仰的真理,受尽劳苦、折磨,甚至坐监、杀头。但他们坚持信仰,始终不渝。在教难中,很多基督徒挨饿、受冻、遭辱骂、受酷刑,忍受与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也不放弃信仰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