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堂里,他虽然大多时候是坐着的,但成圣体和领圣体后,总是咬牙艰难地,坚持跪伏在凳子上。他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段修女,平易近人、笑容可掬,生前因腿部骨折、行走不便,一副双拐陪伴了她十多年。
这次是在最后晚餐中,耶稣建立了圣体圣事后,预先警告伯多禄,撒殚已经求得了许可,要筛宗徒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是他已经为伯多禄祈祷了,为叫伯多禄的信德不致于丧失,待他回头以后,要坚固他的弟兄们。
那时内心对主有诸多的抱怨,一段时间里我不去教堂、不领圣体。后来爸爸对我说:你怎么这么想?孩子至少可以植入耳蜗,不耽误她能听会说,最怕的是连耳蜗都无法植入。
不久,父亲查出已是胃癌晚期,到堂里朝拜圣体不便,就请神父在家里供上圣体,日夜拜圣体,每天拜苦路,念八分玫瑰经。
年耶稣在往见修女会会院的圣堂内数次显现给圣女玛加利大,敞开胸怀,手指着有茨冠的圣心说:你看,这颗心爱人之情如何深挚,而世人给我的回报,却是伤害苦痛,我愿你做我圣心的使徒,使世人能承受我圣心的恩惠,为赔补我在圣体圣事内所受的种种凌辱
在大家的热心祈祷中姑姑领洗了,但是神父没有送圣体,这又让我揪起心来。我问神父为何不一次完成,但神父没有告诉我。姑姑领洗当晚,临睡前告诉我:领洗时我心情豁然开朗,好像流浪的孩子突然找到了父母一样开心。
经常受到耶稣圣体滋养的我,是否做了些帮助穷人止饥的事?』我们不可冷漠待人,我们不能过着半个信仰生活,光是领受却不付出,光是接纳恩典却不为他人无偿奉献。」
在最后晚餐的记述中,若望不谈“建立圣体圣事”,却谈“为门徒们洗脚”。在关于逾越圣事和圣体圣事的叙述上,这位福音作者“更著重于事件而非圣事;意义而非记号”。
祂建立了教会的圣事,特别是我们现在一起参与的弥撒祈祷和圣体圣事,(领圣体前,教会也要求我们“禁食”一小时,为迎接主耶稣到心房,灵魂的洁净和准备是圣体圣事有效的条件。)
正在这时我教区派来一位非常热心的徐神父,面对这一群残障、眼花、耳聋的老人,徐神父开始了耐心的讲道及简单的耶稣圣名祷文主耶稣可怜我的祈祷,并安排每天下午两点开始明供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