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不如求自己,在世时多做爱主爱人的好事,多修德行善,常进堂和天主建立深厚的情感,使自己的灵魂常保持洁净,是最好的做法。
吴历,字渔山,常熟人,生于明崇祯五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632—1718)。因其寓所与言子墨井相近,故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画名恽草衣埒。
在住院期间,他还是常想着我们,为我们设计未来。那时候,我们总是躲着爸爸偷偷的哭,没让他知道病情,一直到他去世。我那时的世界一片灰暗!我常常想,这样的好人都要死去,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离家一百多里地,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每每提起78岁高龄的老母亲,白神父常觉不安,既为多年的培养之情由衷感激,也为不能为老人尽孝而感到遗憾。
千百年来,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与鸡有关的话中,有辱鸡名的词儿远远超出了那些为鸡扬名的词。
仁慈的上主,我今跪在您面前,真诚地为我久病在床的XXX祈祷,求您使他在病苦中不再抱怨而悲观失望,常能想到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难而安心忍耐自己的病苦,将此视作往日罪过的补赎,求您加增他忍受痛苦的力量。
主耶稣的第二次来临也常常被理解为世界末日。然而,从主耶稣的教导中我们知道,世界末日不是天主惩罚世界的时日,而是我们人类将世界折腾的快要毁灭了的时期。
主有无穷恩,常赐彼圣民。上主常会把丰富的恩宠赐给求他的人。这是我一位老朋友的口头禅,在生活中也无数次体验到他恳切求主所获得的奇妙恩典。
来自陕西渭南教区的福传先进人物常惠巧老师的精彩分享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信德之友,这位自1995年开始秉承丈夫遗嘱勇敢传扬基督福音的热心教友,13年来与她的福传团队一起,足迹遍及渭南的县市和乡村,引领了500
诸如陕西渭南72岁高龄的常惠巧老人,从1997年开始福传,前后13年时间,已和她的六个老姐妹利用“爱心行动”和“羊生羊”“滚雪球”的“战略部署”,在原本没有教友的渭南市区发展了400多位新教友,盖了两座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