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位常年与疾病为伍的青年女子,近年来,用她细腻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随笔文章,发表在“信德”等教会报刊上,“信德”先后出版了她的《扬起你的小帆船》、《飞鸿过处》《因为爱一路同行》三部作品,受到神长教友的关注和广泛好评
这位「被利剑刺穿心灵」的妇女教导我们,赞美使人能够展望未来,令当下重燃希望。这是因为「仰望圣母等同于再次相信温柔与慈爱的革新力量」。
这位宗教人士讲述到经济危机「非常严重」、高失业率、贫困和高成本生活。暴力与土耳其在东北部「已谱写好」的进攻有关。基督徒为满足巨大需求而发起各类倡议。战争似乎结束了,但和平仍然遥遥无期。
教宗说,这位杰出的人物懂得将素材与不同的颜色和谐地彼此搭配。同样,外交工作也蒙召将各民族的独特性和谐地搭配在一起,好能建设一个公正与和平的世界。
教宗继续说:“西默盎看到这位弱小谦卑的耶稣是来服侍而不是被服侍,并自称为仆人。注目看耶稣的人学习到生活就是为了服务。他们不等别人开始,而是主动寻找近人。”在奉献生活中,近人在哪里呢?
在一页又一页的金玉良言里,我们发现这位作者「再三提及天主,却又不忘关注具体的人」。事实上,「献给天主的祈祷,以及对穷人和受苦者的关怀,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因为在服务穷人时,上主降福我们,祈祷得以实现。
我们多么需要基督徒为昏沉睡著的人守夜,多需要朝拜天主的代祷者日日夜夜地把历史的黑暗带到耶稣这位世界之光面前。」此外,除了不冷不热的昏睡之外,还存在著冷漠的昏昏欲睡。后者不在乎他人,只关心自己。
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叙述的这位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极力呼吁人们不要相信木马,并因此而惨遭杀害。这个故事后来于公元前40至20年间在罗德岛被雕刻成艺术品,它实际上是罗马城建立的前提。
带着这个希望,来送别的人们因此才会心领神会地以掌声送别这位可敬的导师。
因此,在普世各地的教会不分派别,鸽子代表“三位一体”至高者“第三位”,也是这位“第三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