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前,梵蒂冈国务卿、枢机主教彼得罗·帕罗林(PietroParolin)表达希望在北京设立常驻办事处。
当天教会纪念从小便成了人口贩卖受害者的南苏丹修女,圣若瑟芬·柏姬达(JosephineBakhita),教宗于是再次谈到他所定义的反人类罪行,人口贩卖,指出许多男女及儿童被当作劳动和取乐的工具遭受奴隶
正如印度德肋撒修女所做的:她关爱那些印度教徒或佛教徒的印度人,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们的信仰,而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天主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天主子女当有的尊严。不过,最终肯定会有领洗的。
我们最初把街头的孩子们组织起来,然后有德肋撒修女会为穷人办的食堂,还有沙尔德圣保禄女修会的补课学校、慈佑会士们的培育中心、一系列幼儿园。
他指出,圣诞夜所放出的光是知识和真理,热能和爱德的记号,他祝愿白冷的光永不熄灭,继续照耀人类,从圣保禄到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教宗祈求在黑暗的地方涌出光明,他特别想到耶稣的诞生地白冷的和平。
但为传播基督的福音,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病榻上仰卧执笔写作,著作颇丰,据本人不完全统计有:《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美好的大自然》、《十大问题》、《美好的故事》八集、《辩护真理》六集、《比约神父》、《德肋撒修女
我们看到了印度德肋撒修女,放弃了教会中学的教育工作,离开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换上印度最穷妇女穿的衣服自愿成为穷人,走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开始了她为穷人服务的新使命。
25日是圣枝主日,门徒班全体学员与大训堡堂区教友们以隆重的圣枝游行及弥撒盛典纪念耶稣基督荣进耶路撒冷,为完成逾越奥迹,教友们兴高彩烈、手持柏树枝,高唱贺撒纳,场面前所未有、感人至深。
(若13:34-35)印度圣德肋撒修女说过:爱至成伤。若我们感到软弱无力,就向上主祈求力量吧!好使基督的爱能充满我们,赐给我们爱的能力。在这个爱的过程中,会令我们懂得爱那不可爱的,使自己成为可爱的。
(二)耶稣对慈善事业的贡献主耶稣讲过「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25-37),训勉我们向有需要的人发挥爱心,不计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