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圣若望的基本宣讲作出发点:「我认识了,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的爱」(若壹四16),我提醒说,「成为基督信徒,不是由于一项伦理选择,或者一种崇高的理念,而是遇到一个事件,遇到另一位,一个能赋予生命崭新的视野及决断性方向的事件
“所以我这同为长老的,为基督苦难作证的,以及同享那将要显示的光荣的人,劝勉你们中间的众长老,你们务要牧放天主托付给你们的羊群,尽监督之责,不是出于不得已,而是出于甘心随天主的圣意;也不是出于贪卑鄙的利益
如果不是这场地震,鲁甸这个名字可能至今还不为我所知。我在经历了暖冬行后,一路走来,有了些平时难以得到的感悟。在那几天里,一种温暖始终伴随着我。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亲近。
那个女人是个二流大学的副处长,爸爸曾经对我说过她很有能力,可以改变人的思维,让爸爸事业上有突破。一提起妈妈,小芹又哭了起来:昨天回到家,妈妈左脸青了,我感觉是爸爸打的,但妈妈说是自己撞的。
当然,教会并没有强加给人们要实行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强调信众要卖房卖地奉献教会,但是,可以让人看到耶稣的救恩给信众带来的全新的人际关系,他们真正活出了信众彼此相爱,情同手足的美好见证。
要是社会大众能够提出问题让教宗来回答,那不是太美妙了吗?当初这个主意闪过我们脑海时,大家都笑说这是妄想,是胡思乱想。可是后来我们又想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风格,何不试一试向他提出这个想法?
周一早晨,从教堂坐公交车去搭公司的班车,我坐在车后门上来的第一个位置上,人很多,但心里很平静。
观察良知在人的心田里不可磨灭的现象,可以推断出必有一位良知的创造者和管理者。他就是天主!
我们都有经验,若有人做了一件令我不悦的事,或说了一句我不怎样高兴的话,这种人还想叫我原谅他、宽恕他,已属相当不易。
此外,他也进入推特世界并出版了谈纳匝肋人耶稣的最后一部著作。可以说,信德、家庭、和平是他在今年的训导中最关心的课题,同时也为在梵蒂冈的透明政策作出极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