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尤其针对今日和未来人类迫切紧要的需求提出一种全面观点。我觉得,在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形势下,人类把教宗方济各看作是一个能帮助他们找到方向,找到有参照性讯息的人。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生命的福音》通谕也是那届大会的基础,季莫维斯基总主教对此表示: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他的牧职期间经常提到对生命的悲惨威胁,并称之为‘来自科学和制度上有计划的威胁&rsquo
这让我们多少想到了《愿祢受赞颂》通谕。总言之,我们这里面临着一系列关於社会秩序、环境、种族等问题,因此教宗愿意来到我们中间。问:我们看到有很多抗议活动,对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黎牙实比教区岳厄尔·拜隆(JoelBaylon)主教发表通函,敦促教区内的信友「再次打开家门,迎接我们有需要的兄弟姐妹」。
教宗重申《愿祢受赞颂》通谕中的主题,写道:「我们这个世界对无法取得饮用水的穷人有沉重的社会亏欠。他们的生存权利根植于不可剥夺的尊严内,却遭到否认。」
这些非公职人士在反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担当先锋,替老百姓说话,这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做出公正和富有远见的决定,将金融和经济投资导向真正影响人类未来的领域,维护在健康的地球上度体面生活的条件,一如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所说的那样
2015年教宗方济各在关于守护受造界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写道,文化的消失与动植物物种的消失相比同样严重,甚至于更严重。由此看来,必须特别照顾和保护原住民团体及其文化传统(参阅:145-146节)。
我六宗教领袖本着「慈悲关爱」家国社会的精神,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精神,顺此新春佳节,进言文告,祈求上苍启示,感通赐福,庇佑祖国香江国泰民安,大众人人康宁幸福,祥瑞如意。
教会不能放弃这真理的使命’(《在真理中实践爱德CaritasinVeritate》通谕)”。为此,“真理是神圣的、是在耶稣基督内以人的方式体现出的永恒理性。
(玛25,34﹣40)教宗本笃十六世在首道通谕《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中,引用上述最后审判的寓言,提醒我们对天主的爱和对近人的爱能够合二为一:在最卑微的弟兄中寻找耶稣,从耶稣中得见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