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出院后,主的救恩一直如影随形,我平安快乐地生活着,犹如活在上主的怀抱中。我经常去病院看望那些无家可归的最小的弟兄姐妹们,我想这应该也是基督徒爱人精神的一种传承吧。
人做不了的天主能做,说劝不成功,苟宁华就开始为姐姐祈祷,两年之后,天主的救恩临到了姐姐身上。
下一期“圣经学苑”,将陆续刊登圣经中的其他几种不同类型的人,如:“希伯来人”、“犹太人”、“撒玛利亚人”和“撒杜塞人”的类型特征和他们不同宗派的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救恩史中扮演的各种角色。
“不拘谁只要求我,一定能救灵魂,凡热心恭敬我的,他们的名字都刻在我心里了!”(《天主圣月》)逐级而下,见林息心;回望圣殿,思母忘返。佘山圣地——我永远的怀恋。
有的人说呆在家里也可以敬拜上主,却忽视了弥撒是至高无上的祭献,是耶稣在加尔瓦略山苦难的重现,对上主感恩的最好礼仪,是获得基督救恩最有效的方法。
(若8:11)他慈爱的声音在巴勒斯坦回荡着,他对众人所不齿的税吏长匝凯说: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因为他也是亚巴郎之子。因为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我说这话意指我们的救恩史。我要对你们说:如果禧年没有触及钱袋,那将不是真正的禧年。你们明白吗?这是《圣经》所说的,不是我这个教宗发明的!其结果我已经说过,将是一个基於公平与团结的社会。
他同时鼓励教友到圣地朝拜天主,在那里可以体会到圣母和耶稣带领全人类走向救恩之路。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肤色、语言、文化的朝圣团在耶路撒冷朝圣,以他们嘹亮的歌声赞美同一的天主。
现在,我们应跟从圣神继续在这条路上行走;圣神总是为我们指出新道路,帮助我们把救恩的福音带给所有人。教宗重申慈悲处在感恩祭和天主圣言的中心地位,邀请我们利用礼仪年的一个主日深入研究圣经。
正好像一个离群的婴儿(所谓的狼孩、猴孩),无法发展出正常健全的理性;一个脱离了教会的传承而惟靠圣经的人也无法靠自己的能力从书卷中找到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