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习近平乘车来到位于滦河北岸的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
那时,整个堆子梁就只有一座大教堂,在堆子梁镇寨子村,是前任本堂万斗轩神父,用政府的部分赔款,教友的集资善款,自己一生教书积攒的工资修建起来的。
城隍庙、沉香阁、老天主堂等,如全部开放可以容纳难民10万人以上。于是由饶家驹发起,开始筹建南市难民区。最终划定安全区域饶家驹向当时的上海市长俞鸿钧建议,在南市划一区域接纳难民。
转移中伯父还会写信给当地的天主堂,请求照顾这位神父的弟弟。1950年6月,海南岛解放,父亲所在国民党部队缴械解散后,他回到了杭州,而伯父则于1949年去了台湾。
信德文化研究所制定“教友村庄外出打工与留守统计表”,调查教友村的外出移民与留守情况,分别以两个教友村(河北省威县张庄村和张家口张北县二泉井镇)、内地三个教友团体(北京同路人之家、温州在沪教友联谊会和邯郸永年在沪基基团
摘自阳泉天主堂的博客
大邑天主堂归还教会时,一切都要重新置办,全靠教友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蒲三娘将自己集存的钱为教堂买了大吊灯!当时虽然没有神父,但教友们仍然每个主日天都去集体念经祈祷,赞美天主。
他的居所与三原县辕门巷天主堂(现为主教府)只一墙之隔,祈祷参与弥撒都很方便,当他看到堂里有由笙笛胡琴等民乐组成的老乐队,便和会长教友商议组建西洋号队,在大家意见统一后,筹集资金购置了小号、长号、萨克斯及鼓钹等乐器
因他们居住的城区距海勃湾和公乌素天主堂均有几十里远,所以除了大瞻礼进堂望弥撒外,还特地邀请本堂神父每主日前来教友门市上送弥撒。
是年,远东第三大教堂——嘉兴天主堂开始动工。1921年7月,方豪神父入嘉兴初学院。1924年12月25日,刘克明神父逝世于嘉兴文生修院,葬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