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上真理的启示痛苦与死亡为耶稣来说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个人和团体的真实体验。但是若耶稣自己没有亲自忍受过痛苦与死亡,我们就无法从他的身上获得很多有关痛苦与死亡的线索。
劳动工作,就是参与天主的创造,和天主一起工作,造福家人和整个世界。保禄也提醒我们:“谁不愿意工作,就不应该吃饭”(得后3:10)。
心灵的感应可以使活人和已经谢世的亲人的灵魂相互沟通,从而知到想知道的事情,弄清想弄清的问题。这是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
正于柏拉图所说:当理智,人和统治力量都入睡时,我们自身中的野兽就开始吞食酒肉,任何一种可以想象的罪行,在这样的时候,人都会愿意去触犯。
我们今天的假山马槽就是当年主耶稣诞生的一个缩影,当时富贵人和社会的名流人士拒绝了他。只有朴素的牧羊人依他为伴,首先是牧童得到了喜讯,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怕!
希伯来圣经中对痛苦探索最深刻的莫过于《约伯传》和《哀歌》,二者分别从个人和团体的角度看人在最绝望的时刻如何看待自己、人生、上主和天人关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不信任砌成中国墙》一文中说,中国没有柏林墙,但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墙却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hellip
禧年要求使人和事物完全获得解放,让每个人重新拥有他的财物(见诏书10),而奴役也得重获自由。尽管这个目标不易实践,禧年毕竟是与天主及与人重建正确关系的机会,应解除他人的债务并让大地休息。
修道人,如耶稣一样,愿意在世俗中建立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协助人发现并体验一种更值得追求的、真正合乎人性的个人和群体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世俗价值观非常有吸引力,特别为我们生活在高度发展的台湾。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伟大的契约精神。 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连缀起整个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