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大获全胜》(罗八35.37)。
联合国粮农组织卢贝特金总监表示,国际社会致力於解决这些问题,「但与饥饿搏斗的战役尚未获胜。
马拉迪亚加枢机表示,许多人冷眼旁观那如火如荼的恐怖战争,我们目睹了「基督徒受到迫害和死亡」,饥饿不断在我们周遭发生。我们不能忘记中东、中非共和国、南苏丹、乌克兰,以及5月12日又发生强烈地震的尼泊尔。
当我们肆无忌惮地对待动物时,这里并不特指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当我们任由无数儿童在自己眼皮底下因饥饿和疾病死去时,这等级即遭到了破坏。
他谦卑自下,不求虚荣,几次避开升职的机会;他像圣类思那样,忍受病痛,为世人做补赎;他爱人如己,关爱贫病、无家可归者,为蓬头垢面的流浪者理发洗头;他送给饥饿者食物,裸体者衣服;他忍受着高血压、心脏病的痛苦
但是﹐尽管对信仰存在厌倦和普遍充耳不闻的现象﹐我们的社会里始终存在「对天主的饥饿」﹐即使人们对此还没有清楚的认知。宣报者的任务﹐一如希望的使者﹐就是以爱肯定真理﹐将基督的光明带给黑暗中的人类生命。
圣座的公告指出:友爱是每个人作为同一个父亲的儿女与生俱来的天分,在各民族大家庭蒙受的众多灾难,即贫穷、饥饿、落后、冲突、移民、空气污染、不平等、不正义、有组织犯罪活动、原教旨主义面前,友爱是促进和平的基础及途径
居高位者要向臣民广施仁爱,否则会从宝座上栽将下来;富有者要向穷人施舍,否则你穷困时,便无人理睬;有才华者,你莫要骄傲,那是上主射向你的一丝宠爱;贫穷的人要坚强忍耐,永恒的幸福在把你等待;饥饿的人要得到饱饫
你看来那样神圣,那样与神亲近;但我依然饥饿、孤单、寒冷、疼痛,我们有何关系?摘自《心灵故事》(葛培理编)
印度的基督信仰团体和印度教团体共同认识到,为了国家利益,各宗教信仰团体应团结起来,战胜敌视和不容忍,联手抵制和战胜艾滋病、贫困、饥饿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