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从第二世纪起,教会不论在东方或西方,就开始呼求、赞颂童贞圣母,她以自己的服从,将天地拉近。教宗也引述了几位古代神学家对这一奥迹的论述。
文告开始先引用新约圣经雅各伯书第3章第10节的内容:“赞颂与诅咒竟从同一口里发出!……这事决不该这样”,指出今天的许多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观众和读者,不惜使用种种不道德的手段,惟利是图,不分善恶。
这段描述实在是一段对基督的赞颂,是整部基督学的浓缩核心。教宗说:“这段赞美诗歌的核心在第十五节到二十节,内容直接又隆重地谈到基督是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
忆古思今,看今天的教会,她正如一叶扁舟在汪洋大海中一样,时时处处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故此,我们应该热心诵念玫瑰经,善过玫瑰圣月,为我们的教会和我们自己向圣母献上孺子般的祈祷与赞颂,祈求圣母护佑教会在大风大浪的冲击下屹立不摇
这一切充分说明天主才是全能的神,爱人的神,天主教才是正教真教,是天主用他的爱将我召回他的羊栈,我要永远感谢赞颂天主。
教宗说,在教会中,在各种的恩典和神恩中,我们必须通过信德中的共融找到赞颂天主与兄弟友爱的新和弦。他祈求天主令教会中所有成员都能在兄弟友爱中结合为一,就像管风琴许多管发出的不同声音融合成为一个声音一样。
帕罗林枢机然後指出,教宗在美国国会及联合国大会上必将重申《愿祢受赞颂》通谕中的讯息,包括「气候变化和它对人类未来造成的种种忧患,以及教宗所说的整体生态,意即在受造界的背景下探究人。
我们处在照料共同家园的历史关键时刻,但我们还来得及面对气候变化问题,以期确保一项可持续及整体的发展,因为我们知道事态能够改变(《愿祢受赞颂》通谕13)。
人类若不自我更新,便谈不上更新与大自然的关系(参閲:《愿祢受赞颂》通谕118)。因此,建立牢固的民主秩序、加强国民的内聚力,彼此接纳、相互容忍及尊重,共同谋求公益,这些应是国家的首要之务。
人类若不自我更新,便谈不上更新与大自然的关系(参閲:《愿祢受赞颂》通谕118)。因此,建立牢固的民主秩序、加强国民的内聚力,彼此接纳、相互容忍及尊重,共同谋求公益,这些应是国家的首要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