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章太神父举行弥撒大祭为灾区人民祈祷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以后,白水广大教民心系灾区人民,在堂区的号召下立即展开各种各样的祈祷及捐助活动,祈求在天大父怜悯灾区民众,减轻他们的灾难,积极捐钱捐物,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微薄之力
福音中,耶稣怜悯了犯奸淫时被捉的妇女,当耶稣注视她的时候,那眼神中没有轻视,没有指责,没有不屑,尽管所有的人都要依照法律处死这个罪妇;耶稣看着她说: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福音这样记载:耶稣「看见一大夥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教宗指出,耶稣的怜悯有别於同情,因为耶稣的爱滋养祂周遭的群众。「祂把这份爱带给群众,与他们共享,亲身参与他们的生活」。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一看见路旁有个人被强盗打得半死不活,便对他动了怜悯的心,下马前去触摸他,照料他的伤口。
谈到基督徒的核心讯息是慈悲与怜悯,教宗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一句古语: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意思是:顽固强硬是速死之道,柔弱灵动是生长之道。
司铎既充满人性,也完全是天主的人,他对世界及其不幸有怜悯的心,服从天主,自愿归属。从旧约中有关默西亚的观点谈起,将它与基督在救赎史上所实际完成的一切作对照。
怜悯心触动我们人性中最细腻的心弦,迫切催促我们关怀困顿的近人,敦促我们认出别人身上的痛苦,采取行动来治愈并拯救他们。「怜悯心意味著给温柔腾出空间;而今日社会往往要求我们压抑这份温柔」。
(若十一33)教宗说:「我们常在福音中看到耶稣的这份情感,《圣经》多次写道:『祂看见人群,遂动了怜悯的心。』耶稣不可能看见人群而不心生怜悯。祂的眼睛与心灵相连,祂以眼观看、以心灵注视,并能哭泣。」
教宗强调,耶稣的眼神充满怜悯,我们切莫忘记天主始终关怀我们、怜悯我们、温柔善待我们。其次,耶稣看见渔夫们灰心丧志,走上那艘属于西满的船,借以进入西满的生命,分享他的失落感和一无所获。这举动意义深远。
我们总倾向于把慈悲理解为怜悯或同情,但是,‘慈悲’这个词语却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它超过对某人感到有难过之情。怀有慈悲之心是自己已经进入他人痛苦之中的一种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