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只听说某一天你会离开,像一粒种子,飘到哪里都是家,落在哪里都要生根发芽。而你却说你更像一粒麦子,更多的籽粒是你的追求,也是你一生的使命和牵挂。
每当我们教友诵念玫瑰经的时候,就是以圣母妈妈的目光来默观基督圣容的一种方式,欢喜、光明、痛苦、荣福已为我们勾勒出了主耶稣的一生,玫瑰经之所以教会如此强调,圣母妈妈显现的时候也要求我们这么做,就是要求我们像圣母那样
主的话像一盏明灯,把我心中照亮,开启了我的灵魂。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向神父、教友表态:从此以后要归依天主。当时的我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有气无力,日不能食,夜不能寝。
从空中俯视教堂,你会觉得它像一块磐石,喻意天主的教会稳如磐石;从侧面看,你会觉得它像一颗奇异的珍珠,熠熠发光;从正面看,它像一艘航行的船,喻意教会让你稳渡世海。教堂内部的设计更加别致。
他们希望在当年圣诞节前竣工,因为主教计划在那时把奥秘的圣母像隆重地迁移到圣母的显现地。
无名氏所寄玫瑰圣母像故事还得从已故郑长诚主教说起。1983年,身陷囹圄28年的郑主教回到家乡。经历的痛苦磨难没能摧毁他的身心,这位忠信于基督、忠实于神职的好牧人,仍不断为地方教会的建立和发展奔波。
——圣奥思定在圣召之路的开始,我没有像亚巴郎那样坚定,满怀着信德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也没有像约纳先知选择了逃避;甚至毫无内心的体验或波动,我只是像一个久患重病、刚从病榻上起身的人,对修院的一切都觉得那么新鲜有趣
其实我不怎么喜欢那个像大哥哥一样的耶稣,他虽然一直在微笑可是我总觉得他很威严,像爸爸一样要管很多的事。我最喜欢圣母娘,妈妈说圣母娘是最好的妈妈,在害怕时有为难的事时就可以找她,她最不忍心拒绝小孩子。
1944年,时任施庄会长单崇贵先生筹备建堂,永年教区首牧崔主教以无原罪圣母像相赠,施庄堂奉为主保。当时有许多问题,使建堂计划未能如愿。当时主教赠与的无原罪圣母像供奉于临时的祈祷所。
正好赶上教区家庭年圣家像传递活动,圣家像到安会长家,胡神父每天学习结束后,晚上又与会长家一起读经、分享,很晚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