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有十几岁孩子的家长一些建议要与十多岁的孩子谈论弥撒。如果他们乐意去参与弥撒,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他们分享信仰,加强他们与你们和与天主的关系。
黄屿堂的翁宪国堂长为大家介绍了今年堂口新办了一个主日学,使孩子们有了一个学习教会知识的场所,保证了家长们安心参与弥撒。
耿娜刚到小花时,四号寄宿家庭的家长因父母去世,需要回东北奔丧。于是耿娜和一位同事一起照顾四号家庭的五个孩子。最大的只有12岁,剩下的是有残缺或因太小需要护理的孩子。
他一再说他上课听不懂我讲什么,我却觉得他不用功,因此我就说要去找他的家长。他立刻紧张了起来,他说他五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改嫁到美国,没有带他去。他一个人和祖母一起住,经济状况很好。
血缘亲情是天主所赐,作为家长的我们,爱自己的孩子那是本能、本性和应尽的本分,爱的方法切记溺爱和爱的幅度及兼爱他人的问题。
很多印尼家长,都表示愿意付全费到新加坡来读书。作为主流学校的圣约瑟书院,受到外国学生名额限制,无法考虑他们的要求。现在有了圣约瑟国际学校,就为殷切想到新加坡来读书的学生,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15名接受捐助的贫困学生及其家长们在圣堂前排就坐,三百余教友参加并见证了此次爱心捐助活动。
黄果树瀑恩爱心小组申请的项目是关注留守儿童,负责人尹业洪通过幻灯向大家展示了他们为留守儿童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并与孩子的家长们举行了座谈会。
其父母说因远离家庭,家长没及时管教,浪费了人生最美好的光阴,没有好好珍惜时间,特别是学生时代,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在忙碌的生活中,人需要反省为何忙?如何忙?究竟我们忙对灵魂有多少益处。
第二天早上,大家早早起床,来到活动现场聆听家长孔神父来为大家做讲道,神父从教会对婚姻的训导以及青年人目前的现状,为大家做了精彩的演讲,大家也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