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经的第五项祈祷预示了犯罪的世界——侵犯别人的罪过,侵犯天主的罪过。人类每一种犯罪的情况包含有对真理与爱的损害,这样就是得罪天主,因为天主就是真理和爱。
在人类历史上,把“满全天主的教导”摆在重心地位的就是在圣经启示内所包含的西乃山上的十诫。
当然这些祈祷的话甚至更贴合在天主经上。每当我们念“我们的天父时”,我们就是在用天主给的话向天主祈祷,正如同圣西彼廉所说的那样。
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天主也哭泣:祂的哭泣像那位爱子女的父亲那样,即使子女大逆不道,做父亲的也永远不会弃绝他们,总是等着他们。
不幸死亡的,大多是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为了不丧失微薄的收入,顶着酷暑,在烈日下继续劳动。许多人纷纷逃到印度教、佛教庙宇和基督信仰圣堂里。
天主有时借梦和夜间的异像,开启人的听觉,阻拦他陷于阴府,救他的性命脱离沟壑。
天主教的“爱是天主的本性”这一观点与柏拉图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天主被视为至善至美的存在,爱作为天主的本性,是对这种至善至美的一种彰显和传递,它引导着人类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完善。
教宗还强调:天主的爱是人类真正的宝藏,这爱可以维护家庭团结,赋予生命意义,并帮助我们应对考验。教宗也不忘提及圣女加辣的纪念日,称她放弃一切,本着贫穷精神献身于基督。
他说神学是学问,因为它运用受信仰光照的理智,深入天主在耶稣基督身上启示的奥迹。
他说:当纠正一名做了不好的事的基督徒时,耶稣建议我们逐步介入。这种渐进式的手法,指出上主要求祂的教会尽力陪伴犯错的人,为的是不让他失去方向,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