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道中,教宗强调,务必纪念天主赐予的诸多恩典。他说:「少了记忆,我们就会从滋养我们的土壤中连根拔起,有如树叶一般随风飘逝。」
(参阅《天主教教理》2599号)”教宗接着讲道,那天,在约旦河岸,呈现着全人类。重要的是有罪人,这些罪人认为他们不被天主所爱;他们不敢迈进圣殿的门槛;他们不祈祷,因为他们觉得不配。
真福八端在当天的礼仪中再次回荡(玛五1-12),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选取这段福音的第二和第三端作为省思的课题,指出这是能使我们获享真正幸福,即成圣的道路。成圣的道路“始于尘世,将在基督内完成”。
教宗接着讲道耶稣的祈祷的第三个特征是“独自”祈祷。教宗说:“在静寂中,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许多声音就会呈现出来。天主在寂静中讲话。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好能培养内心生活,使行动变得有意义。”
弥撒后,刘老师眉飞色舞地对我说:“你讲道刚说第一句话,我就听出来了——孙峥是跟我学的!”他很高兴,培养出了一个神父。今年我从海外归来,国庆假期重回西开总堂,得知刘老师年老多病,已经很久不能进堂了。
(参阅《天主教教理》2635号)”教宗接着讲道,人的心有祈祷的天性。那不爱弟兄姐妹的人不会认真地祈祷。在教会内,祈祷的人会比那些“最系统性”地研究这个世界的人更能体认他人的悲伤与喜乐。
圣地守护人巴顿神父日前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当时是1967年元月7日,两位司铎首次在这个朝圣地庆祝感恩圣祭,在弥撒献祭的纪录簿上签名,并进入刚扫完雷的小会院。
总主教在礼仪讲道中提及若望宗徒关于葡萄树和枝条的段落,指出福音的作者是在邀请我们省思“彼此间的共融”,这是结出硕果的条件。
教宗在讲道中说:「我们要从惊喜之情重新出发;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对祂说:『主,祢多么爱我!我对祢来说多么珍贵!』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邀请新祝圣的司铎做牧人,就如上主那样。他说,上主要他们做牧人,做“天主忠信而圣洁的子民的牧人,与天主子民同行的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