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是改变,悔改和皈依的时期,为在末世与基督相遇,「为学习效法耶稣四十天在旷野里,教导我们以天主的话克胜诱惑」,默西亚完全奉献自己于十字架上的爱,和默西亚的权力与成功成为鲜明对比。
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今年三月份所定的祈祷意向是愿全世界都能相称地、适当地承认妇女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教宗如此强烈指出女性天分对教会和社会生活做出的贡献。
教宗方济各致函基督生活团世界执委会主席,感谢他们「对教会的奉献和爱」。
他在念经前省思了西默盎用来定义耶稣的这三种「美妙至极的方式」(参阅:路二22-40)。从未发生的事当天选读的福音记载,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按照法律在天主的居所献上耶稣,「以牢记生命来自于上主」。
耶稣基督的门徒是在普世人群中蒙召成为天主子民,完成使命的特选者,包括完成普通使命和特别使命的跟随者,前者称为平信徒,后者称为度奉献生活者。
几年过来,感触颇深:我们福传实质上就是传爱,如果没有了爱,我们的福传就收获甚微。爱不能只放在嘴上,更重要的是放在实际行动当中,用实际行动来证实我们所宣讲的爱。当年耶稣传教时,就是以行动来体现爱。
人生最终的目标又是什么?谁能解答? 耶稣今天给出了答案:“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这四句话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14日下午,在阿里恰的神师之家,贾尼神父首先谈及黑夜的意义。他邀请众人视黑夜为恩宠的约会,以新的方式度过四旬期,藉着默观星辰来认出天主的征兆。
三个儿子的离开,为这个家笼罩了一层厚厚的乌云。父母虽然遭受了重重的打击,但信仰给了他们莫大的慰藉,天主的大爱抚慰了心灵的创伤。
首先,在教宗方济各的训导中总是将与上主的相遇置于中心地位。他说,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与我们的救主具体地相遇,祂推动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永远改变我们的生命。换言之,是耶稣的爱催促我们向众人宣报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