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年迈体弱,腿脚有病,衣服长期无人洗涮,身上的气味十分难闻,儿女们回到家,不愿同她一起吃饭。刘树英背地里劝导他们:“不要嫌弃老人,我们都有这么一天。
安重根义士殉国之前的1910年3月8日,同两个弟弟定根、恭根和法国神父威尔廉(音)会面并留下遗愿。
他还说到:“每次活动他都准时出席,更不时赞助联会活动,连联会举办的烧烤聚会也带同家人出席,没有不良嗜好,是名副其实的好好先生”。
她同世界分享了带领她皈依的这三个教训:一是祈祷的力量,特别是玫瑰经的力量;二是接纳天主在我们生命中的计划,并把我们的生命交托在圣母手中;三是向天主奉献牺牲。她一生过着祈祷、谦逊和接纳的生活。
这就是说,针对当时那种国破民奴、封建专制主义乌云笼罩全国的严重局面,英敛之他们办报,同戊戌变法一样,仍然要对国民进行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英敛之特别主张学习西方新闻思想,多开报馆。
或许同家人一道研读圣言,能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气氛,能疏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障碍。”
在这种关系中,一个商业行为,可以得到后续或者向上延伸参与者的不断回馈和收益,而同更多的人有关系,且彼此受益。这两种思维和生活方式,也在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和福传方式中存在。
就在我对其稍作润色加工,准备同更多的中文读者分享时,我接到了祖母突然再次中风去世的消息。
后生可畏,未来可期那时,董神父租住在和顺旧汽车站一间民房里,他与房东同处一院共用一厕,每天的生活用水还要到房东厨房里提取,其中的诸多不方便一言难尽。
这件事,即使对于有同天主来往经验的犹太人,也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下人,更是匪夷所思的。然而,通过这个事实,我们只能了悟一点点天主对人的无限爱情。天主对圣母的邀请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