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碑的基座大约高3-5米,是方形的,可以由四面延级而上。方形的基座上镌刻着碑文。碑文简述着一段历史:创办此学校的修会来泰的时间,学校创办的时间,并说明立此碑是为纪念第三个千年以及泰国国王的生日。
有人说是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有的说祂是先知中的一位等等。所有这些评论,都是对主耶稣的外在的认识。
俄国学者基米列夫说:关于意义的问题,或显或隐,伴随着人的一生。在此人不仅要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且当他行动时,必须以意义为前提。
反之,如果我们向自己的骄傲和自私妥协,我们的传播能力可能会遭到误用,一如在圣经中远古时代加音和埃布尔尔的故事及巴贝耳塔的故事里所看到的(参:创四4-16;十一1-9);不论就个人或团体而言,其典型的征候就是对真理的扭曲
当亚巴郎要进埃及时,作为外来人他也意识到了会有很多风险,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亚巴郎耍起小聪明,使“美人计”,对妻子撒辣依说:"我知道你是个貌美的女人;埃及人见了你,必要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定要杀我
罗马教廷当时传信部在美国最高负责人麦多诺神父因受日方影响,曾托人转告于主教不要招待记者。于主教和周边人说:「没关系,我有法宝。」他即将教宗签字照片拿出来,那位麦神父见了立即下跪说:「你可以讲话了」。
当天主要诺厄造一只方舟时,他作出了最基本的回应——听命。不然的话,他无法依照普通的想法去造那么大的一只方舟。同样,当天主召唤亚巴郎的时候,亚巴郎也做出了当时自己也不能理解的回应。
1289年,天主教方济各会士柏朗嘉宾、孟高维诺等受遣先后东来。到北京,他们得元帝接见,获皇帝准许,把天主教传到中国。当时把部分《圣经》翻译成蒙古文,教授学生拉丁文和希腊文,组织唱经班等。
1216年教宗何诺留三世(HonoriusⅢ)颁赐了这一大赦。后来这一特赦扩展至方济各会传教区所有的圣堂。由于太原教区是方济各传教区,因此阳曲县的阪泉山圣母堂就获得了如此高级的品位。
与诺厄所立的约(创10:5)即表示天主向各民族,按语言、宗族而群居的人展开救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