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我们是中国猿人的后裔吗?
2004-11-19

从猿到19世纪中叶,当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后,《圣经》中的上帝造人受到强烈冲击。19世纪90年代荷兰人杜布瓦在爪哇发现了“爪哇猿人”,认为是“达尔文的缺环”,但这一说法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

和谐社会与爱的文化
2005-08-24

我认为余秋雨所要选择的文化,恰恰与“基督文化”的内涵相吻合,因为它的核心是爱,而爱是的意志与情感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社会和谐最需要的凝聚力。

教宗本笃十六世元旦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至圣玛利亚天主之母瞻礼弥撒和第39届世界和平日
2006-01-04

“当让真理的光辉照耀自己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走上和平的路。”在新年的第一天,敬礼天主之母及奉献和平的日子,教宗本笃十六世呼求天主降福2006年,让这一年成为昌盛及和平的一年。

教宗接见欧洲人民党代表,强调教会不可放弃的原则
2006-03-31

这些国会议员并于三十日上午来梵蒂冈觐见教宗本笃十六世,而教宗也向他们发表一篇很重要的讲话,指出教会不介入国家政治,如果教会发言,是为了照耀的良知。

以良好的形象传教
2002-11-14

相反社会越是发达,经济越是繁荣,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思想的空虚,精神的郁闷,使得一些人找不到生活的支柱和终极的目标。

宗教信仰与廉洁风尚
2003-11-28

更重要的是“自律”,而“自律”的维系,则是的道德,而道德的持久性,又与宗教信仰和宗教诫条的约束力有关。

基督徒常见问题一二三
2004-11-04

1.周围的人在知道你是教友后,好像都一下子散开了,和你有了距离2.在关键时刻呼求天主而“得不到应答”3.有时候会产生比别人多出数百倍的负罪感4.成天只知道“念经拜佛”,失去了生活5.不好意思别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

教宗带领司铎禧年第三场避静默想:做基督的馨香,事事慈悲
2016-06-04

教宗阐明,诫命是为了防范於未然,帮助前行,‘在爱中行走’。慈悲的微妙即在於此:以怜悯看待人的过去,并鼓励人走向未来。

勤读圣书
2016-07-14

非生而知之,其明悟的升华,知识的积累,都要通过反复学习。而学习的途径,一是聆听别人的讲述,二是阅读他人的书籍著作。

教宗公开接见:照顾病人和探望囚犯,做天主慈悲的工具
2016-11-10

教宗接着谈到上个主日的服刑慈悲禧年,并表示他於当天下午会晤了一个服刑团体。他们对我说:‘我们要去马梅尔定监狱分担圣保禄的孤独’。多麽美啊!这话让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