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以及当代学者罗伯特·巴罗等人的著作,这一派可以统统归结为“伦理经济学派”。
(宗8:4)3)、“保禄和巴尔纳伯留在安提约基雅施教,同别的许多人宣讲主的道。”(宗15:35)4)、宗徒们为了能专心投入祈祷与宣讲,甚至选立了管理杂务的执事。
1806年受教于查尔斯巴莱——一位约55岁的教区神父。1809年10月6日加入里昂兵营。1815年8月13日于格勒诺勃祝圣为神父。1818年任亚尔斯本堂神父。1859年8月4日去世,终年73岁。
(摘自杨钟禄牧师网站未完待续) (注:这是一位基督教牧师的文章,而天主教圣经总目为73卷,其中旧约为46卷,比基督教派的圣经多了七卷:巴路克、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上下、智慧篇和德训篇。)
这些城市也不是临摹史纳尔沙漠的巴贝尔塔,来让人们“建设一城一塔,塔顶摩天,好使他们的名得到光荣”的地方(创11:4)。
然后,在救恩史上,我们看到了亚巴郎的榜样:天主召叫他离开他所熟悉的世界,与主一道踏上了一条探险的征程(参阅创12:1-4)。
古代教父如安提约基人依纳爵、亚细亚人巴毕亚(Papias)和北非的戴尔都良(Tertullian)都说伯多禄在罗马殉道。美国将其拍成电影《主,你往哪里去?》
正如,我们的信仰之父——亚巴郎所体会到的“在那山上,上主自会照料。”的确,天主的爱超乎我们的理智。以至,天主为带给我们圆满的救恩,竟赐下他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
在欢迎仪式中,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拄着一根拐杖,和王后索菲亚,以及西班牙马德里总主教罗科•巴莱拉枢机站在机舱口外的阶梯下,迎接教宗本笃十六世。
(斐3:5-6)就种族而言,他是本雅明支派的人,属于亚巴郎的后裔;就宗教而言,他是法利塞人,属于最严谨的宗教派别;就虔诚而言,他是逼迫教会的,因为当时的法利塞人认为迫害教会即是维护信仰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