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地方教会百废待兴,他先后组织教友重建了茨林、仪门寺、程家和兰家等地教堂。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面对教会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兰神父开始带领大家重修圣堂。
“教友之家”总干事汪大哥,在教堂外清点了人数,叮嘱了大家一番,特别提醒道:“堂里的神父多,都在开工,大家来一次圣山不易,有要办告解的,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我的心猛地一震,充满了惶恐和羞愧。
教友们满怀感恩,喜悦的心情来到教堂参加今天的礼仪,走进教堂大门口,一眼可看到红色的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王克勇执事晋铎典礼,红色的拱门上写着中华圣母为我等祈字样,圣堂内红色的康乃馨,白粉色的百合花,绽放出馨香的花香
虽然,每个星期天进教堂的人是不少,不过,人们能够用嘴来恭敬天主已经算得上大方了。事实上,天主的位置在人们心里远远比不上一个小孩子,比不上手机,比不上电脑啊。
教宗方济各在此机会上,还降福了秘书处的新办公室和小教堂。
教宗信函在当地所有教堂宣读,并被媒体反复报道。智利教会正全力以赴地帮助受害者,为上万名无家可归者提供援助。许多家庭冒着低温,仍在他们从前的家附近徘徊。国家紧急事务委员会已经准备好发放急救所需的资金。
几乎在每个堂区,都活跃着一批教友骨干,他们虔诚地参与圣事礼仪,热情地参与教堂的服务、管理,为堂区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瞻礼主日去教堂里聆听天主的圣言,使我的灵性生命得到了滋养,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医治和释放,使我徘徊的生命得到了安慰。天主的话让我人生充实、积极进取、信心坚定,天主的话是天主与人的共融。
该祈祷室位于教堂角楼的二楼,大约20多平米,地面铺着金黄色地毯,大理石打造的山字形祭台位于屋子的正前方,上面摆有圣体光,后面的墙上悬挂着圣十字架和圣母抱耶稣的画像。
每天长达4至5小时的讲道,教堂内座无虚席,气氛和谐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