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不经意间,翻开《圣经》时我读到一句“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就不会在黑暗里走,必要得到生命的光”这句话,就像一泓净化我心灵的清泉,使我从烦躁、迷茫中清醒过来了。这句话不就是为我写的吗!
他指出,主題訊息是大家一齊建立和平世界,是非常好的訊息。作為宗教界人士,更應予以鼓勵,同時更希望在澳門能夠實踐和平。
这里我们重温一下玛窦福音24章36-42节的内容:36.至于那日子和那时刻,除父一个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上的天使都不知道。37.就如在诺厄的时日怎样,人子的来临,也要怎样。
我们从福音书中得知,耶稣总是晚上独自一人‘到山上去’祈祷,在与天父的对话中度过了很多夜晚。我们知道,他的话和圣言来自于静默,并且只有在静默中,他的话和圣言才得以成熟。
他屡次邀请人类以爱的文明来更新被忧虑和暴力所困的世界。保禄六世也是破天荒开启访问世界、大力推动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教宗,他极度关心每个人真正整体的发展,尤其引导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圆满结束。
他说:当推崇科学至上的无神论者说:‘天主不存在’的时候,他们恰恰同昼伏夜出的鸟一样,判断一个不认识的世界,将自己的律法应用在他们范围以外的对象上。
基督徒的分裂是教会的绊脚石,如果基督奥体的肢体不团结合一,就无法作出福音的真正见证。如上所言,我们的兄弟教宗方济各将圣伯多禄的遗骨赠送给我们的教会,这表明罗马教会为基督徒合一服务的有力行动。”
为此,枢机写道:「我们需要修道人和平信徒的手来支撑世界的灵魂。但愿它们能展现出,21世纪第一个普世祈祷的意义在于重新发觉希望的力量」。
教宗方济各5月9日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以前,从当天的福音出发,阐述了这一点。教宗解释道,「耶稣先是把自己比拟成葡萄树、把我们比拟成枝条」,然后祂表明「那存留在祂内的,必结出果实」。
「在罗马圣座,他怀着堪为榜样的热忱履行使命」,「在每一项职务上展现出他是个纪律严明的教会人士、受人敬爱的牧者,一心渴望将福音的酵母传至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