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他对本报说:「这份觉醒不只是增加知识,也是继承从前、装备视野与使命。」他期望本地教会透过历史去觉察到本身的传承,藉此去弥补不足和追上时代需要。他又指社会愈来愈重视集体记忆,教会团体可加强相关培育。
教宗说:“主耶稣来是为给这个世界带来生命,祂从不止息地赐予生命,向我们狭隘的算计、平庸的期望和理智上的肤浅提出挑战;使我们检视固有的观点和确定的心态,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视野,以不同的模式建构现实。”
圣座传播部部长鲁菲尼在10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阐明,与会神长们要求给圣神腾出空间,在为个别议题寻找解决之道时不失去看待问题的整体视野。
他们「懂得让自己的伤疤化为天窗,让人看见疾病以外的视野,领受生命的光明和气息」。在协助病人休憩方面,医护人员和志工等人的付出至关重要。
他说:“或许他们唯一的视野是自家的阳台。愿家庭成员找到彼此良好沟通的方法,在家庭中建立爱的关系,一起克胜这段焦虑的时光。在这危机时刻,让我们为家庭的和平及找到创意祈祷”。
因此,教会努力帮助人类认识到信仰可以作出的贡献是,将科学方法整合到被称为整体生态学的全球视野中去。人类整体生态学在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可以找到最好的解释:“万物是连接在一起的。”
在一个思想狭隘和没有未来视野的病态世界中,让青年有话语权意味着开始建设通往未来的桥梁”。
愿我们学会经由那段上坡路、那难走的小径,那费劲的路程,抵达那能看见新景色的地方,拥有更辽阔的视野。」接著,教宗提及圣方济各和圣人在临终前撰写的《万物颂》。这篇祷词留给我们重要的教导。
祈祷净化心灵,也照亮视野,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把握住现实”。教宗解释道,《天主教教理》描述祈祷产生心灵的转变时,引述亚尔斯本堂的话:“默观是以耶稣为焦点的信德的凝视。
如此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从不同及更宽阔的视角看待生活的境况。“我们所遇到的事件常令我们感到被束缚住,说‘看我发生的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