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们不理解耶稣,因为耶稣不许群众砸死那名罪妇,并且前去与税吏和罪人进餐。经师们不理解什麽是慈悲。教宗继续说,今天我们诵唱的《圣咏》勉励我们等候上主,因为上主富於仁慈,祂必定慷慨救援(一三零7)。
因此,我们需要耶稣慈悲圣心的助佑,圣母的帮助,更要像在圣经当中的那个税吏去那样祈祷,完全虚空自己,恳求天主的慈悲怜悯。由此看出,真正改变的不是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达味王、税吏、荡子,还有圣伯多禄、匝凯,以及撒玛黎雅妇人却能勇於除去面具,呼求天主的慈悲。谁若意识到自己的贫乏且低首垂目,他就会感觉到天主慈悲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如果在祈祷中,我认识到我的卑微,我的限度,我的过犯,如同那位税吏一样站在圣殿门口羞愧地祈祷‘主,求你怜悯我这个罪人’,那么你将会继续前行。”教宗最后邀请众人向天主祈祷,承认自己是个微不足道的罪人。
教宗指出,这个耳熟能详的比喻有一个「独特的背景」,也就是:众税吏及罪人们都来接近耶稣,为听祂讲道。
谦逊当日的福音讲了法利塞人和税吏祈祷的比喻(路十八9-14),教宗借此指出,主教牧职的基本特征就是谦逊。
耶稣关心病人、罪人、税吏、荡子等,这都表现他对人的尊重。我们对神父的尊重必须表现在态度(被动的价值)和行动(主动的价值)上。一旦态度变成行动,态度就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价值。
伯多禄走在前面,他提前向会堂长打了个招呼。这时,负责收殿税的人走过来,向伯多禄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的师傅纳殿税吗?”
退省结束时,教宗照往年惯例,当着全体参与避静的枢机主教、总主教、主教、蒙席和神长面前,感谢讲避静的神师阿林泽枢机主教。他说:“当教宗的美好职务之一就是说《谢谢》。
谴责他人,谴责税吏和罪人非常容易,但这不是基督徒的作为,不是天主子女的作为。天主的子女坚持到底,像耶稣那样,为他人奉献生命。我们不可以心安理得,只顾自己的安逸、名誉和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