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有人却为寻求这职务并为达到目的做了许多事;然而,他一旦抵达目标后,就不再服务,却趾高气扬,只为自己的虚荣心活着。
在这个比喻中,富翁死後在阴间深受痛苦折磨,求亚巴郎派人去警告他还活着的家人;但亚巴郎回答他说,若他们不听从梅瑟及先知,纵使有人从死者中复活了,他们也必不信服。
内心的旅程如果我们从出生至死的身体旅程和我们内心的旅程不能配合,那么我们在世上活着的这短短几十年就是白费。因为只有在那里,在那宁静幽深之处,我们才可以找到天主和我们最真实的自己。
倘若一个人能意识到,活着是为达至与天主同在的神妙境界,则自然会超脱一切环境束缚。他会甘心情愿地在祈祷中将环境所带来的紧张放在主前,专心一意地寻觅着与主的相遇相融。
我们却仍然在自己的自满天地里生活着。这些苦恼也只有向圣体中的耶稣诉说。从堂里出来,谢过刚才的那个人,但他只嗯了一声,头也不抬继续他手中的工作。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仍然不能平静下来。
他说:这个学校不是为了要死的人建的,而是为活着的人。我已经认识他15年了,我被他鼓舞也兼职帮他做了点事情。我一直非常欣赏他的精神、决心和生命的活力。
只有我们几个老教友还按教会的礼规生活着。听到这里大家十分惊讶、十分感动!山上的野草,不就是村里的老百姓吗?几棵松树不就是这几位老教友吗?后来,两位神父给大家讲教会的道理,大家非常爱听。
在痛苦的煎熬中她终于挨过了七个春夏秋冬,没有人能体会到祖母这七年是怎样熬过来的,在这一年她终于病倒了,我们常说人是靠精神在活着,七年的思念与煎熬早已将祖母的精神彻底打垮了,2010年10月20日祖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天父,感谢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至亲至爱的人,让他们与我共度此生,让我在他们的爱中幸福地生活着。更感谢你让我今生能够认识你,并在你的指引下走上光明之路。
我们在《效法基督》一书中读到一则教导:「人只要活着,就无法完全不受诱惑」,但「借着忍耐和真正的谦逊,能变得比任何敌人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