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宗教领袖异口同声地公开反对宗教狂热引发的暴力,以相遇文化取代冲突文化,他们就能从各自的传统中汲取最深刻的精神根源,也能为各自的国家和我们世界的未来提供无法估量的服务
蒙召的时刻关於蒙召的时刻,教宗引用《若望福音》指出,福音记载了门徒与耶稣相遇的确切时间,我们也要记得自己被基督的目光触动的时刻,因为倘若我们忘记这时刻,我们就会忘记自己的起源和根源;倘若我们失去这些基本的座标
每当我们在一天的开始和任何重要活动之前划十字圣号,每一次当我们说‘我们的天父’时,我们将再次回归我们的根源。我们要不厌其烦地说我们的天父。耶稣是日用粮。
这之所以可能,因为天主的爱不是一种泛泛抽象的原理,而是圣神在人内心深处通传的有位格和具体的根源。
关于罪恶的根源,天主教教义认为,主要来自人类的原罪——骄傲、嫉妒、愤怒、懒惰、吝啬、迷色、贪饕七罪宗。罪宗是人助长贪欲的结果,也是修成全的最大阻碍。
但今天是一个回忆的日子,回忆使我们回归根源,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根,我们民族的根。然而回忆也是我们对与主相遇的希望,祂爱了我们,并给予了我们生命。
事实上,正是这最后的诫命在强调罪的共同根源是恶念,它使人伤害自己和别人。教宗一一列出这些恶念:邪淫、盗窃、凶杀、奸淫、贪吝、毒辣、诡诈、放荡、嫉妒、毁谤、骄傲、愚妄。
教宗举出了耶稣将自己比作撒种子的人,说这个种子就是圣言的比喻,进一步发挥说:凡听了这话,并接受了,并结出了果实的人是属于天国的人,生活在天主的统治权下;他们留在世界上,却不属于世界;他们携带着永生的种子,它是转化的根源
在要理讲授中,教宗对我们身体、精神和社会疾病的根源进行了深刻反思,涉及到诸如共同福祉、优先选择穷人、照料共同家园和落实辅助原则等议题。
「你们陪伴的穷人是关怀的根源,同时也是生命、创意和喜讯的源头。请聆听他们并为喜讯欢庆,分享经历,并与他们一同成长。」(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