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受时代潮流和生活方式影响,其思维模式及人生价值观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的忻州教会 1978年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给沉睡在恶梦中的忻州天主教带来了勃勃生机,忻州教会终于拨云推雾石破长夜,迎来了信仰的春天。
1979年7月25日当选为主教,12月21日(圣多莫宗徒瞻礼日)傅铁山主教接受隆重的祝圣大典,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位自选自圣的主教,也是北京教区主教空缺十五年后的正权主教。
尤其是中国教会,许多改革开放后的司铎接受的神学陶成仍是延续脱利腾时代的培育模式和神学科目。一些神学观念影响着司铎的福传方向、方式和态度。个别司铎的讲道抽象、晦涩、狭隘,使信友和教外人难以明白和接受。
改革开放后,教区先后派去强永寿、李保禄、杨小见等神父寻找失散的教友,以巩固他们的信仰,继而三位老会长积极传教,形成了千阳教会的雏形,但直到这位大山里出来的神父又回到这半山区,千阳教会的面貌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为了能够回国探亲,鉴于当时台湾与大陆的关系,金神父毅然辞去了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教授的职位,重返菲律宾,并于1980年冬,第一次从菲律宾回国,重新踏上了他已阔别了30年的故土,得以与年近八旬的老母和亲人团聚
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7年重建了长27米、宽9米、高8米、可容纳100多人的教堂。
在改革开放恢复宗教信仰的八十年代,年轻的我怀着向往,1986年毅然皈依了佛门。
当时改革开放,各地教会如雨后春笋般复兴。在本堂神父的支持下,刘希合没有忘记天主给他的恩典,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成立了堂区福传小团体,他们深入农村第一线,播撒信仰的种子,宣讲天国的福音。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这些具有宗教信仰背景的NGO与其它社团一样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本文拟以中国天主教会的社会服务为例,做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