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救主受难日,按照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帕多瓦教堂要在中午11点才能亲五伤,为了赶路,我们早早就起了床,守空心斋,在教堂的大钟敲响之前,便悄悄地离开了帕多瓦。
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王修女和员工们则一一走到他们的床前送上亲切的节日祝福。
于是安排房间、领床、领桌椅、买饭票……我高兴得一路在唱,从此我有了一位良师益友,他的身世于是向我展开。饱学中西澄清误解他是1914年9月30日生于山西平遥县道壁村一个老教友家庭。
为了在生命攸关的时刻挽救一个灵魂,姥姥往往放弃家里所有的活儿,在病人床前日夜守护,为之祈祷。在病人弥留之际,她时时趴在其耳边,呼唤“耶稣”圣名,以提醒病人不忘天主。
虽然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住宿条件非常紧张,六个人住一个房间,两个人睡一张床,每天休息得不好,学习时间又很紧凑。但是大家为了学习,都愿意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学习。
但是各教区都积极踊跃地委派传道员前来修院参加培训,有的教友是请假来的,还有的教友带病坚持,对于教友们这种热爱学习的劲头和信仰的热忱,学院没有办法拒绝,所以每期培训班都严重超员,教友们几乎都是六个人住一个房间,两个人一张床,
其中一个七岁小女孩妞妞,每次我离开她的床一步,她都会问一句姐姐你干嘛去?心里很没安全感。我给她倒水,帮她拿东西,每次都说一句谢谢!每次我吃完饭,她都会问我一句:姐姐吃的什么饭啊?吃饱没?
在高峰生命就要走向绝路的时刻,时在吴桥牧灵的孙守强神父、李圣群神父走进了他家,给他讲耶稣的爱等等,本村的范丽琴和传道员叶凤爱两位姊妹也走近他的床前,关爱他,开导他,这让高峰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亮光,绝境中看到了希望
租来的一间小房子里支满了床,这一切成了她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做为家里的老大,她未读完小学就被迫辍学。
当我们为老人唱歌时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自己内心也充满了喜乐——孙修女活动中真的是很喜乐与感恩,看到老人那眼神中带着渴望、喜乐还有孤独,还有个老人九十多岁躺在床上说心甘情愿忍受着病苦、做补赎,真的看到她们的信德